2004~2008年新疆朝觐人员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2009-08-11 09:01高丽萍古丽努尔·买买提
中国性科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梅毒检测

高丽萍 古丽努尔·买买提

【摘 要】 目的:掌握新疆朝觐人员梅毒感染状况并采取相应防治对策。方法:对2004~2008年新疆朝觐人员进行出国前的梅毒筛查,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进行初筛,初筛阳性再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HA或TPPA)进行确认。结果:从新疆98575名朝觐人员中检出梅毒抗体阳性342例,感染率为3.47‰,其中男性3.22‰,女性5.01‰;阳性检出人群主要以60岁以上为主(占44.74%);维吾尔族感染率高达69.29%,其他民族(包括汉族、回族、哈族及其他民族)感染率为30.71%;感染者职业分布农牧民\商人占43.57%,其他职业占22.52%;感染者文化程度初小及文盲占68.71%,高中及大专占31.29%。结论:新疆朝觐人员梅毒感染率较高且近两年呈上升趋势,有必要加大对新疆朝觐人员梅毒监测及防控,阻止梅毒通过国门传入和传出。

【关键词】 朝觐人员; 梅毒; 检测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部,拥有约2000万人口,其中近900万为穆斯林。朝觐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伊斯兰义务,更包含着相当丰富的阿拉伯民族文化、历史和习俗积淀;每年的朝觐大典也成了百万穆斯林大团聚的盛会。由于朝觐地麦加气候炎热,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万人同时会集,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传染病发生、流行及意外伤亡等。新疆是穆斯林集居地,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做好有组织朝觐体检工作,确保梅毒等传染性疾病不在国门内外传人和传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众所周知,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侵犯多系统多脏器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交、血液或母婴垂直传播。目前,在部分地区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为了掌握新疆朝觐人员梅毒感染状况,2004~2008年对新疆前往麦加参加朝觐的人员进行了梅毒血清检测。

1对象与方法

1.1检测对象

2004~2008年在新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体检的所有朝觐人员。

1.2检测方法

对朝觐人员用快速血浆反应索环状卡片试验(RPR)进行初筛(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初筛阳性再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HA或TPPA)进行确认(试剂由日本富士株式会社生产);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分析。

2结果

2.1梅毒血清学阳性检出情况

新疆朝觐人员98575人中,梅毒血清学检出阳性者342人,占受检朝觐人群的3.47‰;阳性检出人群感染者年龄段为20~79岁,60岁以上人员感染率为主(占44.74%)。

2.2文化程度和职业分布

检出的梅毒感染者中,文化程度为初小及文盲的占68.71%,高中及大专占31.29%;感染者职业分布农牧民\商人占43.57%,其他职业占22.52%。

2.3不同性别及民族感染率

从新疆98575名朝觐人员中检出梅毒抗体阳性342例,感染率为3.47‰,其中男性3.22‰,女性5.01‰;维吾尔族感染率高达69.29%,其他民族(包括汉族、回族、哈族及其他民族)感染率为30.71%。

3讨论

3.1结果分析

从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2004~2008年新疆朝觐人员中梅毒检出率为3.47‰,显著高于2001年全国统计的梅毒发病率(6.11/10万)[1]和新疆的发病率(13.37/10万)[2],应该引起各级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据流行病学调查,这些朝觐人员梅毒感染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提示朝觐人员梅毒感染以隐性感染和潜伏期感染为主;这部分人群对社会危害性更大,应加强监控。新疆南、北疆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交通闭塞,缺医少药,而朝觐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性病防治知识匮乏,尤其是维吾尔族,身体素质好,性欲旺盛,自我保护意识较差、自我控制能力较低等因素,决定了其感染性病的机会的增加。梅毒近二年有增高的趋势,分析原因如下:新疆对性病的干预和控制力度仍然不够强;与检测方法有关,近二年应用的TPPA检测方法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杜绝了潜伏期梅毒、三期梅毒及大量抗菌素治疗后非梅毒螺旋体假阴性情况的发生,加大了梅毒检测的力度。朝觐人群中的女性梅毒检出率高原因是:女性内外生殖器的腺体、隐窝、皱褶多,环境潮湿,有利于感染性病的病原体生存;月经期间子宫内膜破损,性交时更易感染病菌;近年来国外有研究发现女性与患性病的男性性交,一次感染率可达80%~90%,反之男性仅有20%~50%被感染。

3.2 今后的对策

根据朝觐人员中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文化程度偏低,大多为农民,年龄多集中在50岁以上,维吾尔族检出率高,女性检出率高,发病隐蔽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口岸这部分重点人群的监测,以及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防止梅毒通过国境口岸传入传出。卫生检疫部门在防止境外梅毒传入的同时,也要重视加强和当地卫生行政、防疫、医疗等多部门的交流与协作,加强梅毒的联防联控。

参考文献

1 韩国柱、邵长庚.我国梅毒流行和临床特点[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5):322-323.

2 张株珍,李椰,李端兰.1991-2000年乌鲁木齐梅毒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2001,2:33-36.

[收稿日期:2009-04-26]

猜你喜欢
梅毒检测
隐性梅毒更危险
妊娠合并梅毒该怎么办
哪些方法可以检测梅毒
是梅毒还是过敏
孕期产检最好筛查梅毒
“平移”检测题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整式的加减”检测题
“整式”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