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简易太极拳教学设计等

2009-08-16 03:56
体育教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竹竿全班本课

刘 锋 李 伟

24式简易太极拳教学设计

刘锋

指导思想:太极拳的学习,既适合于高三学生了解极具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的内涵,又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又能为同学们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更关键的是高三年级是中学阶段最后一年,学习任务重、升学压力大的现状下,很多学生比较烦躁,而太极拳柔和缓慢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学生,使学生以平常心对待学习,对待竞争。同时,太极拳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通过学习、练习,可以发展柔韧、协调等素质,对促进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运动器官的发展都有良好的作用。

竹竿舞教学设计

李伟

教学设想

本课拟借助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竹竿舞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与掌握了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与协调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与协同意识,加强学生自发、自主学习行为的养成,促进学生良好社会行为习惯的形成。同时,教学分组可以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空间,学生就成为了学习活动的主角,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活动中担负着不同但同样重要的任务,这样的形式学生就会感受到集体的作用和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同时要发挥体育骨干带头作用,形成了小组协同学习的氛围,有效提高体育学习的效益。

从本课的教学程序的来看,从集体徒手练习——小组用绳替代的练习——小组用真正竹竿进行练习——多组合并练习。这样的一种学习结构,可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阶梯,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同时在小组中,安排学生的集体讨论,安排自我的尝试练习,使得学生达到主动学习、会学、弄懂、会做的教学效果。

教学片断描述

1、教师对全班进行跳竹竿舞的讲解和教授,并以全班练习让学生熟练技术。通过原地拍节奏练习,教授徒手的跳竿动作,为学生提供跳竹竿舞的基本技能储备。

2、组成竹竿舞的学习小组。根据班级的人数与场地器材情况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用绳代替竹竿做敲节奏练习。学生自主选择组长,自主分配角色(跳竹竿、敲竹竿)

3、用真正的竹竿进行练习。体育教师向学生讲清跳竹竿舞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各小组根据教师的要求将目标具体化,制定小组和个人的目标,并依据目标进行学习。

4、教师对全班进行跳竹竿舞的阶段性诊断。教师通过巡回指导,发现存在的普遍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继续分小组进行学习。各小组根据组内同学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组内自主练习,同学们相互帮助,以共同研究、共同讨论的学习方式。互相观察与分析,教师进行巡回观察,不时给予指点,并提供必要的学习建议,保证学生处在教学的安全环境中。

6、多组合并,共同展示。教师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合作跳竹竿。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其他同学仔细观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中学213016)

猜你喜欢
竹竿全班本课
原因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凭什么第一是你的
取旗
长竹竿的帽子
选竹竿
全班发言最积极的两个人
漫话“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