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寺建筑的空间表达

2009-08-17 05:26樊天华
上海工艺美术 2009年2期
关键词:佛寺寺院寺庙

樊天华

一、中国佛教建筑溯源和发展脉络

宗教建筑在中国建筑的鸿篇巨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页,曾经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过非常兴盛的时代。寺庙、佛塔、石窟被称为三大佛教建筑,其中尤以佛寺最为引人瞩目。佛教本是源于古印度的外来宗教,从东汉开始在中国逐渐兴盛起来。它的传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自传人后近两千年来,佛教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居了重要地位,与之相随的佛教建筑也就渐成了仅次于宫殿的另一重要建筑类型。唐朝诗人杜牧的《江南春》言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在佛教兴盛的朝代,佛寺在规模、数量上之繁盛,以及对于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的影响之深远。

这些佛教建筑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然而细究其发展脉络,也能发现宗教建筑本身发展也是起伏不断,极为兴盛的朝代却并不太多,且大多烙上了本土化的印记。对比西方的宗教建筑发展历史,中国的宗教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所占比重及分量则远远不如西方。

今日常见的佛寺、庙宇,乃至道观、庵堂、教堂等名称均为借用。“寺”大致由“侍”字而来,本指政府部分之一的名称,如鸿胪寺和太常寺等;“庙”本指住宅宫室的厅堂;“观”指的是可观察四方的建筑;“庵”原意指简陋的草房。

最早见于我国史籍的佛教建筑,是明帝始建于洛阳的白马寺,其布局仍按印度及西域式样,即以佛塔为中心的方形庭院平面。然而中国式的塔与印度的“斯屠巴”在形式和结构上并不类似,可以说这里的“塔”是“楼”的一种发展式样。同时在佛寺的空间布局上,保存着中国本土建筑固有的平面形制,只不过在构造和装饰上大异其趣,整个地追随了外来影响;而山西作为佛教传入的起始站,发展很快,是历朝佛教兴盛的中心。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建造了大量的寺院、石窟和佛塔,篇首杜牧的诗歌便是描写此时代盛况的佳句。这时有的寺院主体部分仍使用塔院,即使采用了“前塔后殿”的布置方式,依旧突出了佛塔这一主题。另外出现了一类宫室宅第型的寺院。这些“舍宅为寺”的寺院,常常以“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形成了与前期迥然不同的风格,成为以后佛寺建筑格局的主流。中国化的佛寺布局,在此时期已基本成型,大多是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院落式的格局。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寺建筑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佛教与传统的儒家思想融合,发展成为中国式的宗教,并创立了许多佛教宗派。寺庙布局逐渐向宫室建筑形制转化,平面布局继承了南北朝以来的传统,以塔为中心转变为以佛殿为中心的轴线式布局,菩萨的殿堂已成为寺院的主体建筑与轴线中心,塔已退居次要地位,寺庙内大都另辟塔院。宋朝以后多数寺院已不再修建塔了。

宋代以后,汉传佛教寺院建筑平面布局逐渐模式化,形成了“伽蓝七堂制”。

元代时随着喇嘛教传人内地,出现了佛寺的新类型。

明代以后传统佛寺布局也有变化,此时佛寺更加讲究中轴的绝对对称,更加强调大殿的中心位置,总平面追求完美的轴线对称与深邃的空间层次;但从佛寺的总平面布局上来看,已经走向停滞。

随着历史的发展,佛寺建筑虽无六朝之盛,然而兴建佛寺之风仍然尚存。历史上能够历经风雨保存下来的建筑物也多以宗教建筑为主,例如唐代五台山的佛光寺东大殿、隋代正定隆兴寺、辽代蓟县独乐寺观音阁、辽代应县佛宫寺等。

佛教东汉时期传人中国后,深受中国儒家文化、传统礼制以及世俗风气的影响,形成了其独特的建筑布局。而山西地近京师属重要地域,很早就开始建造佛寺。东汉时建造了许多大型寺院,现在洪洞县的广胜寺就是始建于那时的。后经历朝历代的不断发展,如今山西省内佛寺分布极广,遍布全境,不难看出当年的兴盛。五台山更以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居于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也为我们研究佛寺建筑得发展,提供了实例。

二、“脱尘超俗”——佛寺的场地选择

中国古典建筑的主要布局模式是强调南北中轴线,规则整齐,均衡对称,组织流畅清晰。然而并非所有建筑物的平面形制都绝对如此,随着条件的变化,这些准则也会有一些因地制宜的灵活变化。这一点在园林和佛寺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佛教传入我国,地理位置上分成北方佛寺和南方佛寺。山西地处我国北方,虽在历史上有佛教各宗派的频繁交流,但主要还是体现了北方佛寺的特点。山西地区的寺庙依山而建的较多,有的大型寺院,分成上寺和下寺,上寺建在山顶,下寺建在山根部位。如位于洪洞县霍山的广胜寺,广胜上寺建立在霍山南麓之巅,下寺在山之西麓。山西地区的名山,都建有佛寺,如清凉山的清凉寺、五台山的大显通寺。以佛寺所处的地形,大体上可以分成平地佛寺和山地佛寺。佛寺位置的选择,以建山寺为主,这与佛教宗派中的弹宗成为主要势力有关。于唐末发展起来的禅宗,吸取了晋魏的玄学思想,主张“清净无为”和“脱尘超俗”。建造山寺,正是禅宗这一主导思想的结果。

事实上,除了受到传统礼制影响之外,在复杂地形基址上,硬性地要求直线对称,规则均衡的院落式布局也是困难重重的。正所谓“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于是顺应禅宗的这一主导思想,“天然图画”的设计理念便慢慢受人青睐。

山地佛寺选址大多依山面水,许多寺庙都符合风水学中的最佳选址要求。中国古代建筑对基址的选择历来十分重视,佛寺建筑出于宗教观念和气势的需要,对选址的要求更为突出;如五台山碧山寺,站在寺前,向寺院的靠山瞻望,可以看到中间大、两边小的高山,就象是天工造就的一个立体形“山”字。也正因为符合风水,山地寺庙在当初建造时,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结合得很好。

三、佛寺的空间组成定式与空间序列营造

最早的中国佛教寺院布局形式是仿效印度寺院形式布置的,即以塔为中心,四周用堂、阁、廊围成方形庭院,例如东汉洛阳的白马寺,徐州的浮屠祠。在《洛阳伽蓝记》记述的北魏洛阳永宁寺则是前有寺门,门内建塔,塔后建佛殿,塔殿均设置在寺院的中轴线上,为寺内的主体建筑。从这样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时的佛教建筑布局逐渐采取中国宫室建筑沿中轴线布局的格局,佛殿佛塔同时并重。早期以塔为中心,这种布局形式的寺庙在国内已无存留,仅在个别寺庙布局上还留有痕迹。

以佛殿为主的的出现,最早可能源于南北朝时期的“舍宅为寺”,魏书有云,其时“朝士死者,其家多舍居宅,以施僧尼,京邑第宅,略为寺矣”。佛教建筑中国化以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逐渐渗透到佛教建筑的所有层面,这时候的佛寺基本上采用了我国传统宅邸的多进庭院式布局,在建筑布局上完全承袭了中国汉民族传统的营造方式,采用纵轴式中轴对称进行统一构思。在以佛殿为中心的佛寺布局上,特别强调寺院的纵轴线,大大削弱了塔的中心作用,但在采用纵轴式布局的寺院中,也有塔殿共轴的——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特殊形式。五台山的塔院寺与洪洞广胜上寺都是塔殿共轴的典型。

任何一座佛寺首先要体现以中轴线对称的布

局。一般一座佛寺,以一条主轴线建造,但也有佛寺有两条或更多的轴线。这要根据佛寺的规模和所选地势的具体情况来看。山地佛寺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较多,故布局的变化也多。寺庙建筑组群的布局方式与山地地段的空间属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为了依据地段的形势,建筑也不再强求朝南,建筑群的轴线关系也作相应的调整变化。如位于隰县城西凤凰山巅的小西天,坐西朝东,有山门两道,第一道山门是山腰凿崖取道而成,第二道山门是为砖砌而成,分上下两院。

我国佛寺布局,自隋唐时受礼制的影响得以确立后,形成了规律,被定为原则。这种有轴线的布局,可表现出佛寺建筑的主次,体制的大小,即增加了群体建筑的鲜明性,也在构图上体现出韵律感。佛寺无论大小,规格无论高低,均照此形式建造,即使比较复杂的多院式佛寺,也均在以佛殿为中心、中轴线为基准的基础上,或纵向扩展,或横向延伸而成。寺庙建筑一般由牌楼,香道、山门和殿堂组成。它的空间序列是佛教徒和游客们在进香朝佛、欣赏景致等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序列的营造上,寺庙建筑通常由牌楼为起始,香道为承接,在高潮之前,或借道路转折,或是通过空间对比作突然的转变,最后达到序列的高潮。

唐宋以后,禅宗盛行,它所提倡的“伽蓝七堂”寺院布局逐渐成为佛寺建筑布局的蓝本,成为定式。“伽蓝七堂”对佛教寺院的山门、佛殿、法堂、方丈、库房、浴室、东司等七种使用功能不同的建筑排列程式作了明确规定。照此布局,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等正殿,正殿左右两侧对称布置钟楼(东)、鼓楼(西)、伽蓝殿(东)、祖师殿(西)、观音殿、药师殿等配殿,观音殿、罗汉堂等有时也另建独立殿堂区。寝堂等生活设施按“内东、外西”的原则安排,即僧舍位居中轴线的左侧,而用以接待四方香客的禅房则位于中轴线的右侧。在山门外则常设照壁,上面或浮雕、或题寺名,或书写“南无阿弥陀佛”。北方佛寺以佛像崇拜为主,不将法堂作为主要建筑,山西佛寺多将法堂建于配殿或厢房的位置。规模较大寺院通常以牌坊或影壁为开端,以香道连接,并以照壁或牌楼为结束。这段香道在酝酿参观者的宗教情绪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五台山的罗睺寺,从木牌楼到寺山门,其间有一条宽约2m、长约百米的弧变形缓坡度通道,道两旁筑有很高的红土围墙,道顶端又有一棵古松,虬枝遮罩,走在坡道上,有一种森严幽古的感觉。大显通寺位于塔院寺后面的一块山坡地,若按常规设计,门道之后就没有多少空间了。设计者独具匠心,把门道从主轴线上移开,巧妙地沿山坡经“之”字形路线,从寺的东南角进入。规模较小,序列简单的建筑群,在其入口部分有的只有山门和影壁,如五台山佛光寺。还有一些寺庙建筑群将很长一段路纳入入口序列部分,如五台山清凉寺。

无论是哪一种入口序列的设计,都是为了更好烘托寺庙建筑的宗教气氛,为建筑群高潮的到来充当良好的开端。

在山地寺庙建筑中,常利用山势将高潮或中心的院落设置在明显高差的地方。从而达到主体建筑绝对支配的目的。尊胜寺,还有佛光寺都是这样对空间进行处理的。尊胜寺沿纵向轴线布置了七进院落,轴线上的层层阶梯使院落逐渐升起,使终端院落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

中国古建筑的单体形象有很大的相似性,这正反映了建筑象征意义的传达主要通过序列化空间组织的整体进行,而单体形象,作为序列化空间组织中的一个“结点”,往往缺乏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建筑象征意义,而在序列化空间组织的构图方式中,单一殿堂的地位依附于它在空间序列中的位置。这种序列式的布局,也是对中国传统礼制最好的回应。

空间序列上的转折在总体上亮出了寺庙建筑的主体,使得人们对序列的高潮肃然起敬。五台山佛光寺主体部分由两进院落组成,并且两个院落之间有明显的高差,用狭窄的台阶甬道连接,形成空间的紧迫感,登上台阶之后,眼前豁然开朗,雄壮的大殿出现在眼前。这类“转折”的手法,在五台山的尊胜寺和圆照寺都有运用。

四、中国佛教建筑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的设计思想上,对于一切的房屋、用具、礼器乃至服装的制作都是采用一种通用式的设计思路,在功能使用上保持了一个很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一点与“中庸”等思想有着一定的关联。

西方的教堂很难适应作为住宅使用,然而中国古代建筑的各种类型却大多源于居住建筑,如宫殿、寺庙、官署等。以皇宫为最高范本,各类建筑按照统一结构,在规模和尺度上遵从礼制而缩小。也就是说,那些皇宫、官署、府第、民居,都是按照统一的礼制和观念来建造的,皇宫是最大最高级表现,普通四合院是最小最低级的类型。

中国古人在建筑格局上有很强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几乎所有的建筑群都是坐北朝南,纵轴展开,左右对称,堂堂正正,尊卑分明。秩序井然。中国的佛寺从一开始,名称到结构都被结合进汉文化的建筑体系之中,并融合了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故而仍然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群体。正因为如此,很多宫府不须大的改动就可以变为佛寺。后来出现的山林怫寺也并没有改变建筑的纵轴为主、左右对称的基本结构,这个结构是为保证和造就严肃心理必需的。但是寺在山林,自然要求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协调,山中佛寺,以整个山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各寺的位置,山中各寺的位置,与山的形态气脉结合,当然也因山的形态而可以有更多的变通。

中国古代建筑形态的基本特征更主要的在建筑群的整体中表现出来,而个性却主要通过各种装修、装饰以及摆设而构成自身的格调表达。在序列的组织中,甚至文学、文字都成为表达建筑内容、引导观者进入“诗情”世界的手段,每寺每殿每塔必有名称、对联、碑刻、辞赋等。这些联系在各个局部之间织成了一张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得到的理性的网,使全局浑然一体。中国古代的佛寺建筑群体组合、空间表达正显示了人与宇宙、整体与局部的这种中国式的辩证关系。

参考书目:

1、李允稣,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王路,起承转合——试论山林寺庙的结构章法,建筑师(29)1988:131—142

3、曹昌智,中国建筑艺术全集(12)佛教建筑(一)北方,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猜你喜欢
佛寺寺院寺庙
不断重建的寺庙
不断重建的寺庙
不断重建的寺庙
宽恕
拜佛
唐代佛寺壁画研究
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