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2009-08-22 07:35本刊评论员
群众 2009年8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建设文化

本刊评论员

省委、省政府最近召开的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作出的十分重要的部署和动员的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省上下必须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中,抓住文化建设的新机遇,开创文化发展的新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近几年来我省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文化体制改革实现重要突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文学艺术创作成果丰硕。在这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和要求相比,我省文化建设上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四个不相适应”:文化产品和服务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文化体制机制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相适应,文化实力和竞争力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不相适应,文化人才队伍与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需要不相适应。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建设文化强省,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建设文化强省的总要求和总目标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坚持政府投入和文化体制改革“两到位”,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分开”,坚持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两结合”,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建设“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文化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的文化强省。今后三年,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工作重点是抓好“五个一批”:实施一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建设一批集聚度高、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基地,培养引进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打造和推出一批受群众和市场欢迎的文化品牌和精品力作。到2010年,全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到位。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到位,实现文化体制改革从“盆景”走向“百花园”,从“试验田”走向大面积“丰收田”;到2012年,建成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

目标就是工作任务,目标就是努力方向。全省上下要有一种使命感,按照省委制定的路线图时间表,坚定扎实地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我们要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由省级向市县全面展开。一要全面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着力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把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转企改革过程中,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干部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增强发展动力与活力。二要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着眼于发挥国有文化资本在文化市场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调动和保护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有序引导外资进入文化产业领域。三要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贯彻“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内在活力。四要加快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分割、城乡分割的格局,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五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文化管理体制。继续推进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向面向全社会转变。更好地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9大门类,使文化产业尽快成为江苏的支柱产业。要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做大做强骨干文化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支持重点文化企业通过上市融资、跨地区、跨行业整合资源,实现低成本扩张,加速做大做强.打造一批“航母型”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要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大力推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提升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方式,着力提高新兴文化业态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积极鼓励各类文化创意活动,催生新的文化业态。要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加强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园区,重点发展高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加快培育富有活力、形态多样的文化产业集群.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水平。

我们还要适应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坚持把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进一步提高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水平。要继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健全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继续加大各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做到“两个高于”:财政文化事业支出增幅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十一五”时期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高于“十五”时期。重点增加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投入、对直接面向基层公共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文化服务,切实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广大群众更多地分享到文化发展成果。进一步扩大向社会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的范围,完善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提高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文化强省建设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优秀文化人才是先进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骨干力量,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第一战略。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认真贯彻“双百”方针,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包容失败,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要加大文化领域各类人才培养力度,尤其是要把培养和引进拔尖人才、领军人才作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任务。要完善文化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要建立科学的文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引导文化工作者面向群众、走向市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多出受群众欢迎的优秀文艺作品,多生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秀文化产品。

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要求,制定具体规划,兴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做到懂文化、会管文化,努力提高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支持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用足用好其他领域与文化相关的各项优惠政策,及时制定出台新的配套扶持政策。要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要求,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文化建设新格局,把提高文化软实力变成推动科学发展的硬任务。只要全省上下一致行动起来,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就一定能够开创出江苏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刘忠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