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仁至爱,孝顺父母遭遇现实问题

2009-08-24 08:09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09年8期

曾经,你在妈妈温暖的怀抱中,拍着妈妈年轻的脸颊,奶声奶气地喊道:我要这个、那个;曾经,你在爸爸宽广的肩膀上或伟岸的后背上,大声叫着:驾、驾、驾。可是,现今,你长大了,时间成就了你。可是,也是因为时间,妈妈的怀抱对你而言已谈不上温暖,脸颊也布满了皱纹;爸爸的肩膀也开始走下坡路了,宽广的肩、伟岸的背在他身上已经看不见了……

当父母不再年轻

文/如果

如果你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长大—

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不管你有没有和他们同住—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厨房不再像以前那么干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碗筷好像没洗干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的锅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亲的花草树木已渐枯萎;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地板衣柜沾满灰尘;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爱吃煮得烂烂的菜;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喜欢吃稀饭;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们过马路行动反应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们在吃饭的时候老是咳个不停,千万别误以为他们是感冒或着凉;

如果有一天,你发觉他们不再爱出门……

如果有这么一天,我要告诉你,你要警觉你的父母真的已经老了,器官已经退化到需要别人照料了。

如果你不能照料,请你找人替自己照料,并请你千万要常常探望,不要让他们觉得被遗弃了。

每个人都会老,父母比我们先老,我们要用角色互换的心情去照料他们,才会有耐心,才不会有怨言。当父母不能照顾自己的时候,为人子女要警觉,他们可能会大小便失禁,可能会有很多小事都做不好。如果房间有异味,可能他们自己也闻不到,请不要嫌他们脏或嫌他们臭,请帮他们清理,并请维持他们的“自尊心”。

从我们出生开始,他们给我们喂奶换尿布;在我们生病时,他们不眠不休地照料;他们教我们生存的基本能力、供我们读书,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从未停止。如果有一天,他们真的动不了了,角色互换不也是应该的吗?

为人子女者要切记,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孝顺要及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

父母老了,我们该做什么

文/一名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用汤匙、筷子吃东西。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令我怀念不已。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些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

“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不稳,路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地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地走,就像当年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一样……”

和死亡相比,衰老更能让人体会到岁月对生命的磨损。父母提出的要求并不多,也不难做到,所以,当他们老的时候,我们准备好了吗?

接受父母变老的事实

当父母年老体衰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过度介入他们的生活,接管他们的决定权。但事实上,这时我们更应以宽容和耐心对待他们。

他们的动作会变得迟缓,看起来一点都不干净利落,如果这时你能够耐心点,而不是很着急地催促,还争着告诉他们该怎么做,或者嘲笑他们,他们会很安心,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生理特点。

他们这时候不再喜欢变化,不喜欢太多的新鲜刺激。如果他们对你买来的新衣服说三道四看不上眼,或者对你建议的旅游活动不感兴趣,你千万不要失望。因为,他们有他们成型了的“生活规律”。

帮助父母认识自己老了

我们接受父母老了的现实,但有时父母并不肯承认自己老了。当下次他们再说到自己“老了”时,我们最好不要急忙忽略这个话题。与其避开,不如和他们一起面对。

倾听父母的愿望

抽出时间坐下来陪伴父母,和父母聊天,倾听他们的愿望,比给予他们金钱更重要。在可能的情况下,把他们的梦想当成一件认真的事情来规划,参与并帮助他们实现一些梦想,会让你发现父母的许多美好情怀,也更了解父母的过去和心境。这是两代人沟通感情的好办法。

五个圈子让父母快乐

父母老了,他们这时候更需要自己的圈子。我们应该鼓励父母走出家门,寻找属于自己的爱好与快乐。

社区圈让老人多与社区里的老人聊天,积极参加各类活动,这能缓解他们的孤独感 。

学习圈年轻时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体验到的生活乐趣,现在他们有机会了。用手机发短信,用 QQ聊天,用E-mail写信,学习书法、绘画、摄影、写作,还有想要参加高考圆大学梦……这些新鲜事物,能让他们忘记年龄,忙得乐此不疲。

演艺圈那些年轻时就有一定表演才能的老人,现在就更有展示才艺的舞台了,他们参加社区的演艺活动,热衷于清晨去公园练声,以舞蹈来保持体形。这些舞台,能让老人很满足,也很快乐。

健身圈大多数晨练场所里最多的就是老人,他们有组织地聚集在一起舞剑、打太极拳、打羽毛球或是跳老年健美操,他们相信运动能带来健康。

恋爱圈老人也会有爱情的。他们的爱情经常发生在自己的圈子里,彼此相知,日久生情。我们除了祝福,还要为他们高兴。一对老人在夕阳的余晖中牵手散步,没有什么比这更幸福完满的了。

是的,他们的要求并不多,只要我们认真对待,他们就会开心快乐;是的,他们的想法也不怪,只要我们足够重视,他们将会无欲无求;是的,他们的理想并不远大,只要我们稍用点心,他们会心满意足。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常回家看看……

孝敬父母要趁早

文/田小勇

不久前一位朋友从美国归来,接到他的电话时,我颇感意外。因为这位朋友远在美国,工作学习都很顺利,我以为,他在美国定居是理所当然的事。

朋友说,他本来是打算在美国定居的,父母也很支持他的决定,每次打电话回家,父母都告诉他,他们身体很好,心情也很愉快。他们已经习惯了没有儿子在身边的生活,每天和一帮老人在一起下棋、锻炼身体,生活得很快乐。

他相信了父母的话,可是渐渐地,他不那么心安理得了。他身边的朋友,不断地有人急匆匆地回国,不是这个接到母亲病危的电话,赶着回家探病,就是那个收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哭着回家奔丧。他们再回到美国,一说起父母便摇头叹气,还有就是不尽的懊悔。这个说,真应该早点回家陪在父母身边;那个说,假如母亲还健在,我一定怎么怎么尽孝心。朋友越听越心惊,他是幸运的,因为他的父母都还健在,可是这种幸运能持续多久呢?父母都已经是黄土埋到脖子边的人了,他开始害怕接到国内的电话。他害怕一拿起电话,听到的就是不好的消息。这么多年来,父母一直全力支持他求学,他也成为父母的骄傲。可是这个让父母骄傲的儿子,从18岁到外地读书开始,和父母相守的日子就屈指可数了。父母日渐老去,他何曾为他们端过一杯水,煮过一顿饭,洗过一次衣?

在这种不断地拷问中,他终于下了回国的决心。他要回到父母身边,好好和他们一起享受生活。他说,对父母而言,子女在身边是一种幸福,对子女而言,能够陪着父母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何尝不是幸福呢?我们完全可以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和痛苦啊。

对于父母,我们并非没有孝敬之心。但我们常犯的错误是,总在心里许愿:等我有了钱一定好好孝敬他们,等我买了大房子一定接两位老人来住,等我忙过这段时间一定回家看他们。可是父母却等不起我们啊。

当孝顺遭遇现实

文/丁瑾 吴镝

我们总是在叶子都掉完的时候,才发现冬天来了;总是在父母老得行动不便时,才会被不安和内疚所折磨。面对一天天衰老的父母,面对生命本质的呈现,我们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如何来帮助父母接纳变老的现实,如何关心、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左眼:父母变老内心第一次感到恐慌

网友“流马在左”:第一次发现父母变老了是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在大学一边读书一边做家教,后来领到了工资,我就带着父母去喝早茶。在我的印象当中,父母都是很爱喝早茶的,茶点也开胃,但是那一次我才发现,因为身体原因,适合他们吃的东西没有多少了。甜的、油腻的、海鲜……许多美食在他们面前没有一点吸引力。回来后我很仔细地观察我的父母……我不得不承认在我为自己的将来奋斗的同时,我的父母也在渐渐地变老,并且被忽略。

网友“远方的青衣”:有人说,父母只能参与你的上半生,而下半生你就是一个孤儿。

所以,惜老也是一种福啊,对他们好一点再好一点,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好说的?

右眼:惜老就给些实际行动

网友“金戈铁马师”:定时带他们去体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另外,自己要做一个守法的公民,不要沾上恶习,比如赌博、六合彩等让老人提心吊胆的事情。做子女的,有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但是,最基本的应该是让老人省心,每个月要给老人足够的生活费。最后,要和住在父母附近的居民保持密切联系,从他们口中知道老人的某些需求,也为在“万一”的情况下获得他们的帮助。

第三只眼:总有一种情愫让我们泪流满面

网友“布吉小镇”:我想起几年前凤凰卫视主持人杨澜采访的一个真实故事:她去采访一个当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崔琦谈到自己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民,但是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12岁那年将他送出村读书。这一走,竟成了崔琦与父母的永别。后来他到香港、美国,成了世界名人。谈到这里,杨澜问崔琦:“12岁那年,如果你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么样?”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跟我有着同样的猜想,崔琦一定会这样回答:“我永远成不了名,也许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地。”可是错了,崔琦的回答却出人意料:“如果我当年不出来,三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说完,崔琦流下了眼泪。杨澜当时也流泪了。

一边是世界名人,无上光荣;一边是亲情似海,但崔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让我的心深深震撼了。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至仁至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善待身边的每一位亲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