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石研究述评

2009-08-31 02:13
文教资料 2009年18期
关键词:柔石小说创作

王 娟

摘要:新时期以来,随着文学观念的开放,研究思路的转变,柔石研究也出现了新的进展,一些新的研究方法纷纷被应用到柔石研究中。改变了新时期以前单一的意识形态分析方法,拓展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时期以来有关柔石的一系列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成果的梳理,把握现存柔石研究的突破与缺陷,为进一步研究寻找新的空间。

关键词:柔石宏观研究微观研究述评

新时期以前,柔石研究作为“左联五烈士”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无法避免地具备了如下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缅怀纪念与考证研究紧密结合;二是研究中鲜明的阶级性和强烈的政治色彩。”Ⅲ相应的研究成果也多集中在史料考证、生平研究以及运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观点对柔石的代表作品进行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解读与阐释。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学观念的开放,研究思路的拓展给柔石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改变了单一的阶级分析方法,大量新的研究方法纷纷被采用。总的来说,新时期以来的柔石研究去除了长期以来笼罩在其作品之上的意识形态遮蔽,还原了柔石作品尤其是柔石小说的本来面貌。在研究方法、开掘角度和理解深度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突破,但仍有进一步开掘的空间。

一、宏观研究

新时期以来,柔石以其独特的艺术追求和文学成就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以柔石的整体的创作道路、文学追求和文学史地位等为对象的宏观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新时期关于柔石的宏观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当属郑择魁、盛钟健的柔石研究专著——《柔石的生平和创作》。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用浅显而精炼的语言分十章叙述了柔石的生平和思想发展,引用了柔石日记、书信及亲友回忆等许多原始资料,史实资料的详实可靠。治学态度的严谨规范使得这部专著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重视和好评。下编运用历史和美学的方法对柔石的文学创作进行分类评述,并介绍了一些未发表的作品,给柔石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材料。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研究柔石的专著,详细而完整地为我们展现了柔石的生平和创作,其中体现出历史的、美学的批评标准在柔石研究中的具体运用,也为百花齐放的柔石研究局面的到来拉开了帷幕。另外,在研究方法上,下编分析具体文本时所体现出的社会学、比较文学方法以及对柔石日记、书信等原始资料的重视都为后来的柔石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王保生的《柔石论》是新时期对柔石的创作道路和文学成就进行整体把握的最早也最具影响的论文。它从柔石的具体小说文本出发,对其中反映的人道主义和个性解放思想以及主要人物等都进行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为其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成绩进行了正名。但同时,可能是“正名”的意愿过于强烈,立论的总体框架并未超越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范畴,作者论述的重心依然是柔石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战士的蜕变过程以及这一思想演进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这篇论文并没有突破柔石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意识形态遮蔽。类似的研究文章还有吴小美的《柔石的创作道路》、《柔石的创作道路(续完)》等,这些研究虽然论述的侧重点不同,运用的具体材料不尽相同,但是都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鲜明的政治色彩。

柔石的创作分期和创作方向转换问题是新时期宏观研究中着力探讨的一个论题。对于柔石创作方向转换问题,学界历来就有争论,对于转换与否、转换的具体时间都无定论。我国较早的几部新文学史就这个问题已经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认为自《为奴隶的母亲》始,柔石“已经开始了他的创作的新方向”;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认为“他正努力转换自己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就不幸牺牲了”,因此并未完成转变;林志浩史本则认为应以柔石的短篇小说《希望》为标志,把转换的时间从一九三零年提前到一九二八年结识鲁迅前后。进入新时期以后,柔石的创作方向转换问题再一次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谌宗恕的《论柔石创作方向的转换》一文以柔石好友林淡秋于1947年写的纪念文章《忆柔石》为史实根据,对转换说提出了异议,认为“柔石创作方向的转换。只是未曾来得及实现的意向和设想”。而《为奴隶的母亲》虽为柔石小说之出类拔萃者,但鲁迅的“旧作品,都有悲观的气息”的批评对其仍然适用,故不能作为柔石的代表作,只能视为转换之前提。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柔石的创作方向确实发生了转换,只是在分期上不尽相同。如叶焕庆的《论柔石创作方向的转换》认为《为奴隶的母亲》只是柔石实现创作方向转换的过渡,真正的转换是柔石加入“左联”之后的报告文学《一个伟大的印象》和诗歌《血在沸》为标志,是革命现实主义的产物。这些研究相互之间发生的交锋与碰撞,使得柔石创作方向转换这个文学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得到了充分的分析和阐释,众多研究者各执一词,却都能言之成理,体现出学术争鸣的气息。

总的来说,新时期以来的柔石宏观研究比较集中,大都发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内容也主要集中在探讨柔石的创作道路和文学史地位。这些研究大部分能够摆脱文革期间极左思潮的影响,采用历史的、美学的批评方法切入具体文本,从而整体把握柔石的思想和创作,对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给予恰当的评价。但另一方面,政治意识形态依然是笼罩在这一时期柔石研究界的主导语境。无论是探讨其左翼文学的成就还是创作方向的转换,体现出的阶级性和政治色彩都是显而易见的,这自然也与宏观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密切相关。因此,新时期的柔石研究真正走向开放性和多元化还有赖于大量新的研究方法进入微观研究。

二、微观研究

伴随着80年代兴起的文本细读潮流,从柔石的具体作品切人的微观研究成为新的学术生长点。一些学者不满于柔石研究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话语和权威论断,纷纷借鉴国外新的理论方法融入柔石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新时期的微观研究主要围绕柔石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两个方面展开。

柔石“左联五烈士”的特殊身份以及新时期以前的文学批评界普遍存在的“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评价标准造成了对柔石作品的思想内涵挖掘长期局限在小资产阶级情绪、社会批判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等命题,这一研究角度在新时期依然占有一席之地。陈俊涛、杨世伟和王信的论文《关于(二月>的再评价》针对新时期以前左倾思潮影响下的柔石研究,尤其是对其小说《二月》以及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早春二月》的批判进行的理论反拨。文天行的《试论(为奴隶的母亲)和(生人妻)》借鉴比较文学的方法。对同为“典妻”题材的两个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两篇小说在“艺术上各有所长,但在揭示生活的深度上,《生人妻》似乎略胜一筹”的结论,论证充分,对两篇小说体现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向前推进的观点有一定新意,但评价的标准仍然没有超越传统的意识形态范畴。

同样从政治角度切入,但旨在揭示柔石小说对当时

左翼文学的断裂和超越的论题成为近年来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陈建新和孙晓菲的《柔石小说:革命年代的启蒙》,其创新之处在于将文化视角引入柔石研究。作者结合柔石的生平资料,系统地对柔石的文学创作中渗透的文化因素进行挖掘,分析出五四新文化、鲁迅以及越文化的熏陶共同造就了柔石在革命文学逐渐成为主流的20年代末坚持和发扬了五四作家的文化视角和启蒙立场。这一类研究在革命文学的框架内关注柔石创作的独特性和特异性,能够更加切近柔石作品的本来面目和深层内涵,并且注意采用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年来对柔石作品思想内涵研究的新动向。

随着研究的推进,关于柔石作品思想内涵的研究开始突破原有的政治意识形态框架,进入了更深更广的领域。清华大学教授蓝棣之先生在学术专著《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一书中对《二月》的分析,完全斩断了作家与文本的关系。直接对文本进行精神分析学的阐释。通过对大量细节和语言的分析解读,蓝棣之认为萧涧秋爱的既非文嫂也非陶岚,而是七岁的采莲。批评视点的转移,为人们对《二月》的人物关系、叙事结构的理解带来了重要变化。但也有研究者与蓝棣之持不同观点。郝律仔《柔石(二月)的重新解读——兼与蓝棣之先生商榷》运用意象分析方法,打破了以往研究者所惯用的从“男主人公萧涧秋的爱情归属”问题出发对文本进行解读的思维定式,得出了“《二月》原来是一个与爱情无关的故事,萧涧秋其实没爱过任何人,也没被任何人所爱。作品所要表达的只是人类普遍命运中的孤独与无助在那个时代的特殊体现以及彷徨中对生命底色的坚守”的新颖结论,让人眼前一亮。这类成果的出现可以说为柔石作品的思想内涵研究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维度,研究者的目光不仅仅局限在用单纯的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解读柔石的作品,而是可以把他放入整个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大环境中,更多地关注他和现代世界文学的内在精神联系,从而对其进行更加全面、更加多元化的关照。

作为一直以来柔石小说研究的薄弱环节,形式风格研究在新时期也出现了一些颇具影响力的成果。蓝棣之的《解读(为奴隶的母亲)并兼与(生人妻)比较》采用解构主义方法突入小说文本内部,突破性地发现了隐含在《为奴隶的母亲》这篇小说文本中的两重结构。“在显在结构中,是一个奴隶母亲屈辱的非人的悲剧故事,是阶级的压迫与掠夺。而在潜在结构里,是一个特殊的爱情故事”,“是按照旧社会里农村地主与多少有些感情的小妾关系模式来描写的。”作者还进一步指出,“潜在结构并没有加深显在结构的意义。而是颠覆和瓦解了它。”这一振聋发聩的结论令人耳目一新,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争论。吴涛的《是解构还是曲折加深?——再读柔石<为奴隶的母亲>》文就质疑蓝棣之先生“潜在结构颠覆显在结构”的观点。认为“潜在结构非但没有颠覆和瓦解显在结构,相反通过隐约曲折的方式加深了显在结构的意义”,也自有其道理。

柔石小说的叙事方式近年来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罗华的《柔石小说的现代叙事伦理审视》从现代叙事伦理的视角出发,指出柔石小说与其他左翼文学的重要区别在于叙事伦理策略的不同,进而分析柔石小说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特性,意在揭示柔石小说在左翼文学中的特殊性。另外,朱斌《张力蕴藉的全知叙述——柔石<为奴隶的母亲>重读》一文关注内蕴于小说文本中的叙述张力,通过对“全知”与“限知”,“倾向”与“形象”,“透明”与“含混”的矛盾统一的分析,探讨作品艺术价值的构成机制。由此可见,新时期柔石小说的形式风格研究较多地采取了比较的方法,同时注重西方新的理论方法的运用。往往能够超越传统的左翼文学批评视野,更加切近文本本身。同时,这些研究在“外部批评”成为主流的研究风气中另辟蹊径,避免了过多的“外部批评”所导致的对作品“审美”和“诗性”特征的严重遮蔽,填补了“内部研究”的空白,为之后的柔石研究提供了一些启示。

新时期的柔石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不少遗憾。这也为今后的柔石研究留下了进一步拓展和深入的空间。

首先,学界对柔石作品的研究多集中在小说领域,尤其是《二月》、《为奴隶的母亲》等为数不多的几篇代表作品,对柔石其他体裁的创作如散文、诗歌等的研究近乎空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欠缺。事实上,对散文和诗歌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柔石的心路历程和思想轨迹。从而为小说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如在上文中提到的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柔石创作道路转换问题,研究者主要是针对柔石的小说创作而言,如果把柔石的诗歌创作引入考察范围,那么就会有全新的思维方式并可能导向全然不同的研究结论。

其次,随着地域文化视角越来越多地被引入文学研究领域,柔石作品中所渗透的浙东文化因素也是今后研究可供开掘的一个新的空间。“台州式的硬气”和“有点迂”的性格特征以及浙东学派重视思想文化革新的思路对于柔石的思想和创作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学界从地域文化角度对浙东作家群的研究不少,但针对柔石思想及其创作的系统性研究却寥寥无几。实际上,浙东的地域文化因素渗透了柔石创作始终,包括其加入左联,试图进行创作的转向等都与其密切相关。

另外,柔石小说的人物形象研究一直以来水平都不高,呈现出低水平重复的局面,但也为研究进一步深入提供了空间。柔石笔下的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性格极具深刻性和复杂性。为多元化的解读提供了基础。采取比较的方法,把柔石笔下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放到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群之中,发掘其特异和超越之处,也可能使研究导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徐瑞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6:1040

[2]郑择魁,盛钟健,柔石的生平和创作,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10

[3]王保生,柔石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79,第1辑

[4]吴小美,柔石的创作道路,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03)

[5]吴小美,柔石的创作道路(续完),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04)

[6]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

[7]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

[8]谌宗恕,论柔石创作方向的转换,社会科学战线,1983,(02)

[9]叶焕庆,论柔石创作方向的转换,许昌学院学报,1985,(03)

[10]陈俊涛,杨世伟,王信,关于《二月》的再评价,文学评论,1978,(06)

[11]文天行,试论《为奴隶的母亲》和《生人妻》,社会科学研究,1983,(03)

[12]陈建新,孙晓菲,柔石小说:革命年代的启蒙,浙江学刊,2004,(05)

[13]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解读·柔石:《二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8

[14]郝倬仔,柔石《二月》的重新解读——兼与蓝棣之先生商榷,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2)

[15]蓝棣之,解读《为奴隶的母亲》并兼与《生人妻》比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第1辑

[16]吴涛,是解构还是曲折加深?——再读柔石《为奴隶的母亲》,名作欣赏,2008,(11)

[17]罗华,柔石小说的现代叙事伦理审视,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06),

[18]朱斌,张力蕴藉的全知叙述——柔石《为奴隶的母亲》重读,写作,2007,(07)

猜你喜欢
柔石小说创作
函数教学,要让学生由“懂”到“会”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一墙之隔》创作谈
相扶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