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引入数学课题

2009-09-03 09:55农建伟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数学教学

农建伟

摘 要:如何引入新课,是数学教学中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巧设悬念、动手操作、联系生活实际、游戏引入、运用多媒体、利用跨学科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可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直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 引入课题 教学情境

由于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数学难学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数学课堂更是被许多学生认为是毫无情趣的代名词.其实不然,一堂成功的数学课也会使学生回味无穷.要上好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巧妙地引入课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恰到好处地引入课题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常见的引入方式.

一、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急于了解的心理,可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时,可这样引入:“古语说‘破镜不能重圆,但是今天你们将可以推翻这句老话,用你们的数学智慧加上灵巧的手可以使破镜重圆!”学生们惊讶地问有什么让破镜重圆的秘法,此时,[HJ1.7mm]笔者又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知道这种秘法?”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想!”,就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了新课的学习中.制造悬念,创设情境,不仅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二、动手操作,使学生积极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是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的重要手段.通过动手操作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获取知识,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多角度去观察认知对象,促进分析与探究.

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的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知识.让学生从六、七根长度不等的小棍中任取三根,看能否组成三角形.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会发现,任取三根木棍,有时能组成三角形,有时却不能,从而揭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个新课题自然而出.这样学生不但能牢固掌握知识,而且激发了他们勇于探索知识奥妙的兴趣,让他们成为获取知识的劳动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教师要把教学植根于生活,将枯燥、 乏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数学的兴趣.怎样才能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喜欢数学呢?教师可将教材例题、习题的情节作适当的改编,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有生活气息的学习内容.例如,讲“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时,这样引入:“学校为了解决枯水期大家用水的困难,打算在男生宿舍楼、女生宿舍楼、教工楼三角地带修建一个蓄水池.可是谁都希望蓄水池修在靠近自己那边,为这事三方争得不可开交,眼看就要闹出不愉快的事来.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我们班一个同学及时出现,想出一个‘三全其美的办法,把蓄水池修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地方,一下子就解决了这场纷争.你想成为这样一个聪明的学生吗?”这样的引入使得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解疑过程当中,认真研究,最终悬念得以解答,使学生获得知识,学得快乐.

四、游戏引入,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产生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由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还可以非常自然地导出课题.

例如,在讲授“合并同类项”时,笔者让学生们两人一组玩一个数字游戏:“任意写一个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一的两位数,交换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的位置,又得到一个两位数,求这两个两位数的和,用这两个两位数的和除以11.你将最终的结果告诉我,我就能猜出你所举的那个数字.”不管学生说出什么样的结果,教师总会顺利地猜出数字,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由“好奇”转化为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尽快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同时,学生被老师“料事如神”的本领所折服,使他们萌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五、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可是数学内容抽象,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考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及直观性与可操作性强等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或以鲜艳的图片刺激学生的感官,或以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绪,或以直观演示展现新旧知识的矛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心理上为学生获取新知铺路搭桥.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时,新教材上用了4种情形来加以说明,但其叙事的过程犹如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培养.如果在教学中运用Flash课件,可收到很好的效果.首先,设计出一个走路的小丑,请他来担任书本中省略的“走”的主人,让他在数轴上按各种要求走动,并把所[HJ1.7mm]

有的走法设置成学生不易察觉的小按钮,当鼠标点中相应的小按钮时,才会出现有走法标记的大按钮.他的每一次走动,都会在数轴上方留下痕迹.这时,学生都被吸引住了,积极开动脑筋,争相上台操作.学生想出走法后,由教师点出大按钮,再由学生操作大按钮,这时,动画又动起来啦!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得了成功,获得了自信,他们在高兴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利用跨学科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关注

只要其他学科的素材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用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就比较容易,并能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方向角”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方向角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笔者创设了这样的一个地理情境:“我家在学校的西南方向,那么学校在我家的什么方向呢?”学生马上能回答出来.笔者继续追问:“当吹什么风时,你骑车去学校最省力?”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非常熟悉,很容易理解,也十分感兴趣,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学,使学生产生了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中的一个成功巧妙的课题引入,往往能在学生中激起感情的涟漪或思考的兴趣,可以使你的数学课堂生动有趣,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数学知识,学好数学.因此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开端,一定要精心选择一些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和当节课的讲学有关的话题,这样对整堂课的教学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书臣.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刘详,金其生.课堂教学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王立群.浅谈教学中“课题引入”的艺术[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1998.

[4]鲁彬.注重主体性教学的一个案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1、2).

[责任编辑:黄春香]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