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方式初探

2009-09-03 09:55张丽花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交流情境

张丽花

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能将知识系统地讲清楚、讲明白,学生能听清楚、听懂,并能模仿着解题、论证、考试,因而整个教学过程就成了教师讲学生记的过程,一切围绕教师设置的方向推进,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和中心,学生成了课堂的辅助,忽略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师生双方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让学生在探究中形成知识,从而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分析能力

1.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探究教学的重要条件.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论及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时就曾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和谐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所以要想引起学生的大胆回答,创设一个良好的、民主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是很重要的.只有在这种气氛中学生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进行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实践证明,教师和蔼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会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学习积极主动,敢于大胆地探索.

2.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应注意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鼓励学生自我提问.

一般来说,提出问题之后,学生都有一种急于知道答案的心理.对此,教师要采用“欲擒故纵”的方式,运用点拨的方法,启发学生如何正确分析、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方法.

总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渗透和培养,不断挖掘教材及生活中的实例,创造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各种情境,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发挥主体作用,形成问题意识,不断培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生活课堂”,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活动中去“实践”数学,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教师应注重把探究成功的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教师设计问题不仅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更有利于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解决教材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开放性的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应用信息的实践能力.

三、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1.兴趣激思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在情绪高涨时的思维水平是情绪低落时的两倍.因此,充分激发学生热情,在兴趣情境中体验、接收新知识.学生通过动手、讨论发现两个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从而理解三角形全等的概念.这样,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通过尝试、猜测、独立、思考、与人合作、讨论、交流等,在学习兴趣与自信态度和习惯等方面都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无形中就对数学产生兴趣.从“激情引趣”入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如谜语解题、悬念引题、故事穿题、表演等,这对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很好的激发作用.

2.激疑引思

俗话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因疑而问,因问而开悟”.因此,在教学关键处,教师应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充分设计问题情境,不断营造学生的“认知冲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循环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促进思维发展的学习情境,多种情境进行巧妙组合,合理融会贯通,才能磨炼学生数学思维的翅膀,在数学王国里自由翱翔.

四、利用小组协作学习,加强合作交流

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影响,我们在教育中往往把教师视为知识的灌输者,把学生视为知识的接受器;教师将现成的知识“填鸭式”地塞给学生,学生接受现成的结论,获取不需“咀嚼”的真理.这样的教育与培养自主性素质是背道而驰的.针对这种弊端,笔者认为教师应着力使“教”转化为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因此,合作学习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在于变师生间的双向交流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此类教学模式减少了教师讲述这种单向式信息交流方式,增加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这种双向和多向式信息交流方式,使学生在检查对方的过程中学会检查自己,在评价对方的过程中学会评价自己,在横向信息交流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他人,其自主能力在参与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责任编辑:廖银燕]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交流情境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