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考数学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2009-09-03 09:55钟万养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做题题型中考

钟万养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良好的复习方法是学生提高能力、获取中考胜利的关键.那么,在剩下的不多的时间里,如何提高中考数学复习的效率和质量,让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能力和技巧呢?笔者从多年的初三毕业班数学教学中悟得一点点经验,在此提出来供大家商榷.

一、注重考法研究,把握中考动向

进入中考复习前,毕业班老师要进行考法研究,研究课程标准,研究中考考试说明,研究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的走向,研究中考复习策略,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这对后面的中考复习将起指导作用.中考试题按难度分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比例约为5∶3∶2,安排较大的比例考查“双基”,全卷基础知识覆盖面广,起点低,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在课本上能找到原型,有的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试题具有浅而活的特点.教师在组织复习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方向,平时还要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新题型的探索.

二、给予学法指导,调整学生心理

中考复习阶段,老师要从复习课、做练习、改卷和小结等方面,适时给予学生学法指导,使学生学有所法,合理利用时间,发挥学习效能,增强自信.要注意在不同的阶段,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如个别心理辅导、群体心理辅导等,使学生从心理上调整好心态,正确对待压力与挫折,增强自信,发挥学习的最佳效能.特别是随着复习的深入,学生容易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感觉自己经过基础复习或一段时间的提高后几乎不再有进步,甚至感到越学越退步,产生着急焦虑的心理.碰到这种情况,要教育学生不要气馁,虽然表面上感到没有进步,但由于学生已经认识到了自已的不足之处,正处于调整和进步中,实际水平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要坚信自己的能力,只要复习方法没有问题,坚持下去就有成功的希望.

三、认真选题讲评,有效备课上课

中考是通过解题来判断学生数学能力的,中考复习的最终成果要落实到解题能力的提高上,但不能盲目地采取题海战术进行强化训练,题目的数量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关键在于做题的质量.我们老师一定要精选精解.如果学生做了某道题目后,能举一反三地处理同类的题目,则这道题目就代表了一种题型,其解题方法就有一定的代表性; 而学生做了一道题后, 能否得到收获和提高,却是题目的代表性和典型性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在做题时巩固基础,提高对知识点更高层次上的把握和运用,就要认真选题;同时要善于归纳总结,化繁为简,提高学生做题的质量和解题的能力,最好能让学生形成自己熟悉的解题体系,对各种题型都能找到相应的解题思路,从而在中考中面对陌生的试题时也能把握主动.讲评课要注意十个要求:一要批改分析,提高效益;二要取舍选择,讲深讲透;三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四要深入浅出,化难为易;五要讨论发散,以生为本;六要讲清思路,揭示过程;七要理清网络,掌握方法;八要师生互动,以生为主;九要广泛联系,创新变题;十要讲完检测,当堂巩固.所以我们老师备课时,要认真备好课,要做到:备目标(讲什么、讲多少、怎样讲)、备学生(要从学生的起点讲,要了解学生是知识缺位还是能力问题或态度问题)、备问题(复习不能只有习题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老师自己提不出问题)、备能力(不能只考虑知识,更要注重能力).

四、摸清内容脉络,开展双基复习

初中教材是按知识块螺旋上升安排的,教学时又是把每一个知识块分解成知识单元或片断来讲授的.中考复习就是要把它们由粗到细、由大到小、由厚到薄整理成知识网络,这不仅有利于“弄清家底”,而且有助于理解与记忆,便于提取与应用.基础知识的考查在中考试题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要想在这部分试题上保证得分,我们老师就必须对课程标准进行再研读,结合教材组织系统复习,使学生对必须掌握的内容心中有数,考试时才能胸有成竹.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参考资料应以单元为主,宜细不宜粗,以便夯实基础,理清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要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解题方法的学习,在查漏补缺的前提下不留任何盲点,强化巩固重要的、易错的知识点.同时,老师应根据考试说明和自己的学生实际来选题,不求深要求实,不求量要求质,难度要适宜,重点要突出,题型要灵活,效果要明显.对典型问题进行适当地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使学生能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试能力.

五、组织专题复习,提升思维坡度

学生的水平是有差异的,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通过复习都能得到提高,复习完双基知识后,教师要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如实际应用型问题、突出科技发展和信息资源的转化的图表信息题、体现自学能力考查的阅读理解题、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或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猜想探究性试题、几何代数综合型试题等.中考数学试题的形式和背景千变万化,但其中运用的数学思维方法往往是相通的,灵活应用数学思想方法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复习时,习题的选择应有层次性,题目难度以中低档综合题为主,辅之以少量高档题,从中引导学生领悟、归纳和积累常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如转化思想、方程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整体分类思想、统计思想等.数学复习光靠做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应该通过做题,归纳总结出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只要学生能深入理解上述思想和方法,并能灵活地应用到具体的解题实践中,其解题能力必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六、进行综合模拟,提高解题速度

中考时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二十多道题,题量较多,阅读量较大,这就向解题速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专题复习之后,教师要组织综合训练或模拟测试,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提高应试能力.近年的中考试题都努力抓课程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方法,试题题目能覆盖全部知识点的60%~80%,科学性强,解题思路明朗,暴露出的问题也很清楚,有利于学生适应中考情境,提高中考复习的针对性,是优质的训练素材.老师手中最好还有一本各省市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汇编,因为外地考题中出现的精彩题型往往就是本地命题的借鉴.老师可以从往年中考卷或是自编的模拟试卷中精选一些题目,合理安排测试时间,让学生进行高速训练,每份练习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方法,形成基本能力.老师应及时批改重点讲评,同时指导学生整理错题,记载仿真考试时的错误类型,使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对每个得分点都能牢记于心,让学生对常见的考题类型、特点、思路有一个系统的把握.

七、回味易错题目,扫清能力盲点

在中考前的一两周,教师要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按题型分几块进行补偿练习、反馈矫正、扫清盲点;或者是找出以前的试卷,重点对以前做错和容易错的题目进行最后一遍清扫.这一阶段非常重要,既可以避免重复训练,提高效率,又可以发现问题,全面复习,进而加强学生应试的信心.

[责任编辑:罗 艳]

猜你喜欢
做题题型中考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