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和思考

2009-09-03 09:55吴克霞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科普读物课外读物课外

吴克霞

西方学者提出,阅读活动实质是认识活动.人的认识能力离开阅读活动是不可能获得深入发展的.课外阅读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与课内学习相得益彰,弥补语文的选材缺陷.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智力和思维发展的源泉.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汲取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精神品德.

一、调查结果和分析

调查的对象是笔者所教的两个班96名学生.采用的方法是笔者编的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

1.课外,你是否喜欢阅读书报

从上表可以看出,初中学生总体阅读兴趣较高.此外,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喜欢程度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2.你喜欢读书报的原因

从上表可以看出,自己感兴趣和课文配套的比例最高.同学介绍的反而高于家长的要求.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某种能力的契机,它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实践,从而发展自己的智力.

3.你喜欢阅读的书籍

从上表看出,学生因学习的需要和个人爱好,阅读学习辅导资料和流行的口袋书籍的学生最多,并对历史知识和科普读物比较重视.

4.你一般利用什么时间阅读课外书

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安排比较合理,除了8人在课堂上看书,大多数学生都选择在课间,课余阅读是交叉的,有空就看,以补充自己的知识量.

5.你阅读时的习惯

阅读时除了比较重视与教材有关的辅助知识外,总体阅读习惯还是不很理想,因为不动笔的学生占了大部分.但也看到学生对好词好句、有价值的片段会留意,做到细读,这是比较好的阅读习惯.

二、学生喜欢阅读理科读物的原因

1.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可分为三级水平.第一级水平:不阅读和很少阅读课外读物;第二级水平:能够阅[HJ1.3mm]读课外书籍,但只是满足于书中的情节和趣味性的内容,如阅读故事书、小说和有趣的科普读物等;第三级水平:有目的地深入阅读课外材料,并能钻研其中的一些问题.各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总趋势大致相同,即都有60%左右的人处于第二级水平.他们仅阅读老师指定的课外书籍,或只喜欢阅读流行的口袋漫画与故事书,满足于休闲的快乐.由于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也存在差异.择校的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达到第三级水平的人数略高于行政班,这与学生学习的动机直接相关.而行政班级的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一般停留在第一级水平的人数可能过半.

2.学生特别喜欢读科普类的读物.调查发现,53%的学生回答读科普作品是为了丰富自己,38%的学生是因为有兴趣,另外还考虑每年上级教育部门要举行科学竞赛、数学竞赛、实验操作比赛、科技制作、科学小论文、生活中的数学、数学论文等比赛,一旦获奖,中考就可以加分.这种制度的设立成了学生爱看科普读物的内驱力.除了这些原因外,63%的学生认为能扩大知识面,22%的学生认为可以启发思考,只有10%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还有2%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家长在孩子读科普作品的问题上,持支持的占68%,一般每年都订阅科普类的杂志、购买科普类的书籍.认为看科普读物无所谓的有23%,有4%的家长因孩子学习成绩不佳,反对孩子读科普作品,因为看了这些书籍会影响学业成绩.由此可见,理科大学毕业人数高于文科,是学生以及家长对读物产生偏好的主要原因.

三、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的策略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比赛活动

随着考试试题的生活化,适时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将会加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尤其是与教材学到的知识相关的时事热点.提倡在班级建立图书角,组织学生交流家中的课外读物,组织推荐好材料比赛、读书比赛、讲故事会等,在每次考试中适当地出一些与课外读物有关的试题,促使学生主动阅读.

2.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为了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尽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把中午和下午的活动课时间都留给学生自主阅读,同时,少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不限制学生阅读材料的选择,给学生的阅读有更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性.平时多布置一些科学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多接触《十万个为什么》、《动物世界》等书籍.

[责任编辑:廖银燕]

猜你喜欢
科普读物课外读物课外
小满课外班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我的“课外老师”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把科普读物“下嫁”给流动的花朵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