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业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

2009-09-05 04:10白玉杰
关键词:化工企业企业发展

白玉杰

摘要:化工行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企业的发展。面对新世纪的到来和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的趋势,如何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调整发展战略,全面提高竞争力,这是化工企业必须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化工企业发展分析

1 化工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国家经济总量的变化和各相关工业领域的快速发展,国内物质基础得到快速积累,一方面为化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对化工产品的需求在质量、品种或数量上都有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导致了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许多产品呈现出买方市场,从而使国内企业产品质量、成本、牌号满足不了要求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国内外市场一体化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化工企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相当一部分化工产品的竞争对手不是国内其它企业,而是从国外进口的产品。为此,化工企业必须开拓思路、扩大信息、调整战略、突出优势、确定本企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措施,把提高总体效益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作为发展的目标。要深刻领会和利用国家有关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如国有企业债转股,加大国家财政支持的技术改造,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有关行业的产业政策和利用外资的政策等等。

2 改善机制谋发展

管理层和决策层是每一个企业的灵魂,一把手又是企业管理层和决策层中的灵魂。正如朱镕基总理所指出的:企业一把手是企业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保证企业的一把手始终保持较高的综合素质,始终如一地为企业的发展尽心尽力呢?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内部必须建立一个好的机制。这个机制应能确保以下几点在企业中得以落实与兑现:①关键的领导岗位必须竞争上岗。因为既然存在着竞争,就必然存在着监督,对上岗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会有相当高的要求。要有一个好的一把手,必须先有一个好的机制,只有好的机制才能产生好的领导,领导可以换,但机制不能变。②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监督被监督的体系和制度。这一点对我国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来说尤为重要。③对创造价值的关键人员的报酬应与其所创造的价值相适应。

3 依托科技求发展

科研开发的投入很大,风险自然也很高,非一般企业所能承受。随着改革的深入,很大一部分科研机构与政府“脱钩”,其中有一部分被“重组”进了大企业,但更多的则进入了市场。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科研装备和科技人员创造更大的价值,是很多科研单位面临的重大课题。随着改革的深入,科研院所的观念越来越向市场靠拢。全靠自己于同与企业合作于相比,后者似乎更符合目前的国情,风险更低,效益也来得更快。当今知识与技术更加受到人们的尊重,现行的政策和法规给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创造了空前有利的条件,国家就以高新技术作为出资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作出了新的规定,由原来可占注册资本的25%提高到了35%。我国北方地区有一个地区级化工研究所,以生产加工天然碱技术作为经营资本,先后兼并了数家天然碱生产厂,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组建了集团公司。目前,该集团公司总资产达6亿元~7亿元人民币,其中以技术为主组成的无形资产达1.2亿元。总之,化工企业应致力于创立新型科研开发体系,一方面着眼于新产品开发,另一方面改进和提高老产品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任何一项成熟的技术,都是建立在无数次的改造、创新的基础上的。能提高原有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污染的新技术,都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企业应予以足够重视。

4 优化结构促发展

这一问题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尤为重要,它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将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很高,有的甚至超过100%。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不加赘述。在如此高负债率下,企业是无法步入良性循环的。如某一大型化工企业,历年来经济效益一直很好,年利税达数亿元。但自从以贷款建了一个大项目后,由于贷款的利率高,大量的利润转化为成本中的财务费用,产品的成本高,使得企业不堪重负,经济效益也一落千丈。如果不改变“负债率高”这一现状,这家企业很难有出头之日。目前,国家对这一状况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若干政策,支持大型国有企业资本结构调整工作。企业应充分抓住机会,以不让国有资产流失为前提,规范运作,尽量“轻装上阵”,早日步入“良性循环”之路。对一些产权不明晰的中小型企业,应以多种成份的所有制并存为原则,尽快明确所有权和经营权,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规律。

5 科学规划引领发展

企业的发展规划,应适应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体现本企业主导产品的优势和发展条件,明确发展目标是追求最大效益,而不是最大产品规模。要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和瞻前性。同时还应特别注意规划的完整性。对一个企业来说,产品的发展规划固然十分重要,但除此之外,还应包括资本扩张和资产运作、人才引进、营销机制和策略的制定与改进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与产品的发展和企业效益的提高是分不开的,甚至是实现产品规划的重要前提。

6 发挥优势争取发展

任何资源都应得到充分利用,但什么时候利用,怎样利用,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对本地区的资源利用进行全面的、科学的论证,切勿盲目。我国有一个地区有丰富的红薯干这一可再生资源。上个世纪末,我国乙烯资源匮乏,该地区的想法就是以红薯干为原料生产乙烯及其下游产品,其路线为:红薯干—酒精—乙烯—环氧乙烷—醇醚—表面活性剂。那时由于我国的粮价还没有完全放开,相对较低,红薯干的价格为0.6~0.8元/kg,按此计算,该项目的可行度很大。但项目基本建成时,国内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粮价上涨,二是我国以乙烯工业为代表的石油化工获得发展,导致该项目由可行变为不可行。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勘探出了天然气资源,随着“西气东输”战略的提出,如何合理开采和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是当今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地方政府和化工企业都在积极研究本地区或企业利用天然气的方案,但由于目前我国天然气在工业领域利用的还很有限,同时也受到气价、运输方式以及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化工加工利用方案类同现象严重,经济效益不很理想。应该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利用资源,将给我们增加财富,否则,也会给化工企业带来负担。应由市场和效益来决定如何利用资源,将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

7 重视环保持续发展

化工行业是污染环境的大户。与以往相比,大家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有很大提高。尽管如此,距离实际要求还相差很远。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①人们对环保的重要性虽然有了明显提高,但还没有到位,“自欺欺人,瞒天过海”的事时有发生;②治理技术不过关,对企业来说,能治好的用不起,用得起的治不好;③市场低迷,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长期摆脱不了工厂停产,职工下岗的阴影,没有余力顾及“三废”治理。

从保护环境的高度出发,人们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解决“三废”的治理问题。国外很多厂商已把环境的好坏作为来华投资的重要决策依据,国内对环保的要求也愈来愈严格,针对污染严重的企业所采取的措施也日趋严厉,“三废”治理的好坏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化工企业企业发展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化工企业中的工作票制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某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潜力分析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