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施工企业投标常遇问题的建议

2009-09-05 04:10林利平
关键词:信息库招标人投标

林利平

摘要:针对施工单位投标中常遇到的信息不平等、合同不平等、投标工作量大等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加强监督、建立完善信息库、全面推行电子招标等解决的建议方案。

关键词:施工单位投标问题

0 引言

承揽工程任务,是建筑施工企业永恒的主题。目前施工企业工程任务主要通过招投标承揽而来。招投标制度是“公开、公平、公正”和“充分竞争”的 “阳光工程”,从最低价中标到合理低价中标,我国的招投标办法在改革、完善。但是,因为招标过程及事后的监督检查等环节存在着错位和缺位现象、招投标工作体制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招投标办法及配套信息有待完善,施工企业在投标中还是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1 当前投标中常遇到的问题

1.1 招标信息不平等 《招投标法》规定招标公告必须上网5个工作日,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招标人常借口提高工作效率随意缩短信息发布时间;或是将招标公告发布在流量较小、信息查阅不很方便的网站上,这在客观上造成潜在投标对象获知信息的不平等。

1.2 招标条件不平等 一些招标人常在报名条件或招标文件中增加条款、设置障碍,排斥潜在投标人。报名要求提供将投标项目的项目管理人员身份证、学历证等证件原件,让潜在投标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齐全;在资格审查条件上量身定做,制定倾向性条款,如要求潜在投标人曾获得过某地区或某行业的奖项等;或是提高招标条件,如要投标人具备几个专业资质且不接受联合体投标等。

1.3 竞争对手不平等 现行的评标办法多数采用合理低价中标。因工程成本不易核定,低的报价是否合理不易鉴别,评标质疑时常允许提供证明材料,如某些材料低于市场价,若有供货商书面证明其可以低价供货即可,所以招标市场基本还是低价中标。由于假借资质、工程“转包”及一些建设单位监督不到位等现象的存在,部分企业低价中标进场后以让招标人办变更、签证或改变工艺重新测单价等手段,达到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目的。

1.4 合同条件不平等 合同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平等性。由于目前的买方市场的特点,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提供的合同很少有平等的。按规定工程要有预付款但招标文件的合同条款中往往不明确;近两年市场波动幅度较大,材料涨价风险系数订的不十分合理,如钢材、商品混凝土5%的风险;工程款不按时支付只承担银行利息而不承担因此而造成的成本增加;强加种种只罚款不奖励的条件。

1.5 投标成本较高 投标资料量大,投标人员工作量大,投标成本较高。投标文件一般都由技术标、商务标组成。在技术标中,除了针对投标项目的人员、设备、材料组织、资金计划外,通常会描述该工程涉及的主要工序在操作中的细节,详细描述技术标多达几百页。商务标中的企业资信部分,通常要求提供企业及项目经理、技术主管等项目主要岗位人员的各种身份证明资料、类似工程业绩或获奖工程状况,大量的中标通知书、合同、工程竣工验收报告、获奖证明等资料的扫描件、照片组成厚厚资信资料。商务标中的报价资料往往要分册才能装订,报价部分量大的是清单单价分析,单价分析表基本都会要求分页打印即有多少项清单项目就有多少页单价分析表,有的新建小区工程招标,招标很多栋,每栋一份清单,都要求做单价分析。大量的纸张组成的厚厚的投标资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投标成本,也是社会资源的浪费。

2 解决投标中常遇到的问题的建议

2.1 完善规章制度 为了规范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编制活动,促进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建设部等联合制度了《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各地方应该针对实践中存在的普遍性和突出问题编制更完善的、标准更高的要求。如限定可以发布招标信息的两三个网站、限定报名需要提供的资料,非特殊工程不得附加条件等;加强监管,对招标公告时间不够的严惩、对没有提前报批就以工程特殊而增加限定条款的严惩。

2.2 建立企业信息库 建立完善企业信息库。施工企业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要年审,人员取证会通过相关的部门,施工的工程会备案,这样让企业信息库的建立有了可能。企业的信息在网上可查阅,招标人发布招标公告后潜在投标人整理信息库中的相关资料链接就可提供给招标人。在投标活动中常常有人用制造人员的假证件、企业的假业绩、嫁接项目经理业绩等手段来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因为投标资料量大、监管不到位等想象造成这类资料很少有人去证实其真伪。建立企业信息库后,招标人审阅资料会更简化、获得的信息也可靠。

2.3 推行电子招标,规范投标文件的编制 基于企业信息库的建立和完善,推行网上出售招标文件,网上递交投标文件。为避免投标文件过大的资料量,在技术标中要求除特殊工艺外,一般的工序不用阐述施工手册上类似的内容;企业、投标项目人员的各类资信、业绩只能跟信息库链接;报价指定使用一、两个计价软件,所有费用组成都由软件自动生成。电子招标可以实现招投标活动的无纸化、网络化,环保、节约成本。规范投标文件的编制减少评标专家的评审工作量,也大量节约投标人员的工作量。

2.4 建立信用档案,执行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 对低于控制价80%的中标工程跟踪监管,对结算价高于中标价15%的工程项目加大审计力度,若有违规则限制其参与投标;将有假借资质、违规挂靠、违规转包企业列入黑名单,限制其参与投标,以加大违法违规的成本,利用经济手段强化廉政准入管理。通过加强企业年检和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注册等管理手段,对达不到规定要求以及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予以降级或清出建筑市场。

2.5 细化合同内容,实行招标人支付担保 对于施工合同范本各地方应针对当地实施中过程中容易产生纠纷的条款作细化规定,明确在专业条款中可增加的内容和条件,以避免合同中不平等的条款出现,如招标人对投标人只强调应履行的义务,不提其应享有的权利。

工程款的支付对工程成本的影响较大,为确保工程款能按期支付,应实行招标人的支付担保。支付担保既要确保正常的工程款支付,也要确保施工中增加的工程成本得到及时的支付。在合同履行中,有些成本较难得到及时支付,如部分签证、变更,因为工期等原因,工程实施完毕,签证、变更手续未办理完成;工费、料费的调整,这两年市场人工费、材料费异常波动,相关部门出了调整文件,但许多建设单位不执行或不完全执行;索赔费用,非施工单位原因引起的停工、窝工等。若实行招标人支付保证,将建设资金存于第三方或找有能力的第三方担保,在约定时间内双方未解决的争议由相关部门先裁决执行,然后再仲裁或上法院,这样可以减少处于弱势的中标人为早回收资金而放弃权利,减少工程资金的回收成本。

3 结束语

当前的工程承包是买方市场,施工企业的中标率很低,为了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大量的投标。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监督管理,以减少招投标活动中不公平现象;改革招投标办法,以降低招投标成本,提高招投标效率。规范合同管理,以避免合同实施中产生过多的纠纷,营造出和谐的施工环境。

参考文献:

[1]郑国民.浅谈提高工程项目投标质量的实践与体会.云南交通科技.2003年.

[2]赵玉林.建设工程招投标现状分析.铁路采购与物流.2008.

[3]四川省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使用标准文件进一步要求.

猜你喜欢
信息库招标人投标
民政部启用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2版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招标人代表参加评标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招标人自主决策权的明确与保障
借助BIM构建动态造价信息库的新思路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