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梦追寻

2009-09-19 05:36张时胜
大理文化 2009年4期
关键词:彩蝶郭沫若大理

张时胜

“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

一部《五朵金花》,一首《蝴蝶泉边》,让人们心驰神往于由神话中的彩蝶、溪涧中的灵泉和大山中的古木所构成的斑斓意境之中。

其实,早在300多年前,蝴蝶泉就已蜚声天下了。

300多年前的徐霞客就曾说:“蝴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并在他的游记中写道:“……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稍东,其下又有一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二泉汇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

看了这样的文字后,连当代著名作家冯牧先生也不禁赞叹道:“这是一幅多么令人目炫神迷而又美妙奇丽的景象!无怪乎许多来到大理的旅客都要设法去观赏一下这个人间奇观了。”

蝴蝶泉在苍山十九峰的第一峰云弄峰下,距大理市下关40公里左右。穿过一座镌有郭沫若手书“蝴蝶泉”三个大字的大理石牌坊后,你很快就会看到在绿树掩映中,有一泓用大理石围砌的泉池。池壁的西面嵌有郭沫若手书的“蝴蝶泉”三个大字,池底汩汩地涌流着清碧的泉水,泉水逶迤东下最终汇入洱海。泉水清冽甘美,取之可饮。有谚曰:“喝点蝶泉水,够你万年醉。”

冯牧先生在《澜沧江边的蝴蝶会》一文中这样略带遗憾地写道:“虽然去晚了,但我并没有像徐霞客那样怅然而返。我还是看到了成百的蝴蝶在集会。在一泓清澈如镜的泉水上央,环绕着一株枝叶婆娑的大树,一群彩色缤纷的蝴蝶正在翩翩飞舞,映着水潭中映出的倒影,确实是使人感到一种超乎常态的美丽。”

不知道冯牧这位对云南的一草一木毕生倾注深情的大作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后一次来大理的时候,是否再次探访过这片心仪的风景?我倒希望先生没有成行,只留意念中一个永远的梦境、永远的向往、永远的遗憾!因为那次大理之行后不久,先生便在北京溘然长逝了!先生大概是有预感的,记忆中他用沉重的语调对我们说:“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来云南了……云南很美……”先生是在林业部举行的一次笔会上为我们授课时发出这样的悲音的!当时先生有些疲惫、有些黯然的神情,至今回想起来,仍然让我心痛——尖锐的痛!难以释怀的痛!

著名诗人郭沫若于20世纪60年代初到大理游蝴蝶泉时,听到过一个凄美的故事——

蝴蝶泉又叫无底潭。古时候,云弄峰下有个叫羊角村的地方,住着一位如花似玉,心灵手巧的姑娘雯姑。她的勤劳和美丽使小伙子们做梦都想得到她纯真的爱情。云弄峰上有个英俊的白族年轻猎人名叫霞郎,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为人善良。有一年,雯姑与霞郎在三月三的朝山会上相逢,一见钟情,互订终身。苍山下住着一个凶恶残暴的世袭领主榆王,他得知雯姑美貌无比,打定主意要雯姑做他的第八个妃子。于是派人把雯姑抢入宫中。霞郎知道后,冒着生命危险,潜入宫内救出了雯姑。榆王发觉后,立即带兵穷追。他俩跑到无底潭边时,已精疲力竭,带着刀枪火把的追兵已到眼前,危急中两人双双跳入无底潭中。次日,打捞霞郎和雯姑的乡亲们没有找到两人的尸体,却看见从深潭中翻起的一个巨大气泡内飞出了一对色彩斑斓、鲜艳美丽的蝴蝶。彩蝶在水面上形影不离,蹁跹起舞,引来了四面八方的无数蝴蝶,在水潭上空嬉戏盘旋。从此,人们便把无底潭称为蝴蝶泉。尽管这是一个传说,然而每当农历四月,山花烂漫之时,确实有成千上万,形态各异的蝴蝶到泉边相聚。

听完后,诗人满怀激情地即兴写下了长达76行的《蝴蝶泉》诗,开篇是:“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来千万数。首尾联接数公尺,自树下垂疑花序。五彩缤纷胜似花,随风飘摇朝复暮。蝶会游人多好奇,以物击之散还聚。”在叙述了这对青年的爱情悲剧后,诗人感慨道:

四方蝴蝶尽飞来,首尾联作千秋舞。

从此年年蝶会开,四月廿五年一度。

奇哉此景天下孤,奇哉此事堪作赋。

低首自惜来太迟,期以明春不再误。

对于大诗人郭沫若来说,蝴蝶泉的蝴蝶盛会依然是一个向往中的梦境,只有“低首自惜来太迟,期以明春不再误”!然而,匆匆一去,诗人再也没有时间探望他向往中的佳境。

当代著名画家徐悲鸿游览过清碧溪,并留下了优美的文字,但似乎没有去过蝴蝶泉。我曾经无端地为他扼腕叹息。假如他来过蝴蝶泉,又有幸观赏到了蝴蝶盛会,这位天才画家的笔下是否会诞生如同《骏马》一样著名的《蝴蝶》呢?我想,完全有这种可能!

虽然蝴蝶泉的种种奇观,自有其科学成因,但我们依然坚信雯姑和霞郎的传说有存在的必然。因为它寄寓了一个民族对美的礼赞,对恶的鄙弃;它蕴含了一个民族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灿烂生命的尊重。这个智慧的民族用一个美丽的生灵蝴蝶作载体,向世界宣告了自己对生活、对爱情、对生命乃至对世界的阐释和理解。

凄艳的神话故事为绚烂的自然奇观注入了律动的灵魂,让美昭示爱,让生命诠释美,这有什么错呢?

《五朵金花》也罢,郭沫若的诗篇也罢,冯牧先生的美文也罢……不都是对美的生命的礼赞、对美的生活的讴歌吗?明代杨慎《蝴蝶戏珍珠》诗中的“漆园仙梦到绡宫,栩栩轻烟袅袅风。九曲金针穿不得,瑶华光碎月明中”和清代诗人沙琛在《蝴蝶泉》诗中所赞叹的“迷离蝶树千蝴蝶,衔尾如缨拂翠■。不到蝶泉谁肯信,幢影幡盖蝶庄严”不也是这样吗?

1981年6月21日,《四川日报》刊登了一则消息:冷清多年的大理蝴蝶泉,今年意外出现了五彩缤纷的蝶群。蝴蝶会前半月,蝴蝶泉畔就开始有蝴蝶来潮。正会这天(农历4月15日),古老苍劲的蝴蝶树,花团争艳,芳香诱人,彩蝶闻香而来。大蝶呈白黑色,巴掌般大,小蝶是金黄色,铜钱般大,多达百种,栖树时,簇拥成团。”每年春夏之交,风和日丽,万木吐翠,百花争艳,蝴蝶泉所在的山麓凹处,气候适宜,花繁草茂,成千上万的蝴蝶欢聚于此,追逐嬉戏,千娇百态,斑斓缤纷。彩蝶越聚越多时,数十只彩蝶,连须勾足,结成一长串,悬挂于合欢树的枝条上,构成了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据记载,蝴蝶泉最近的一次蝴蝶大聚会,是1991年5月23日。此后的多年里,蝴蝶泉在人们的记忆中,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蝴蝶首尾相接、簇拥成团的奇观。

2004年1月1日,蝴蝶泉公园新落成的“蝴蝶大世界”开馆,3万多只人工饲养繁殖而出的彩蝶扑闪着美丽的翅膀,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久违的蝴蝶又重新让寂静多年的蝴蝶泉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而今,每一位到蝴蝶泉游览的游客,不会再为看不到蝴蝶而空留一腔遗憾。每天都为游客欣然开放的“蝴蝶大世界”,集蝴蝶养殖、博览、科普及观光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从蝴蝶的幼虫到破蛹成蝶、生息繁衍的整个过程都能在这里看到,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培殖蝴蝶种类最多的蝴蝶场馆之一。馆内已培育出红锯蛱蝶、中华枯叶蝶、金斑蝶、斐豹蛱蝶、尾凤蝶等100多个蝴蝶品种。工作人员每天在馆内放飞3万只蝴蝶,野外放飞2000只蝴蝶。无论你什么季节来到蝴蝶泉,蝴蝶泉公园给你的,都会是一个有着透明的泉水和美丽的爱情传说,充满了“会飞的花朵”的清冽而灵动的记忆。

然而,人工放飞的3万个美丽的倩影终究会随风而去,空留一个绚烂的梦境让善良的人们久久缅怀!

蝴蝶泉啊,曾经的你为什么美得那样易碎?美得那样难以呵护?美得那样不可企及?又美得如同断臂的维纳斯那样让人心痛?

曾经,自然怀抱中的蝴蝶泉对于徐霞客、郭沫若、冯牧……来说永远是一个遗憾,一个未完成的宿愿。

如今,人文怀抱中的蝴蝶泉对于我们所有的人来说,永远是一个斑斓的梦境,永远是一处心灵翩飞的疆域。

如果说洱海是一枚

璀璨的珍珠

辉映了南国的意境

那么蝴蝶泉就是

一粒透明的味精

佐料了苍洱的风景

使很多南来北往的游客

在很多很多年以后依然

向着苍山云弄峰的方向

一边喟然长叹

一边有滋有味地细品

猜你喜欢
彩蝶郭沫若大理
大理:梦游理想国
大理好风吹
天上的街市
山茶花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小彩蝶的心事
梦是什么
枯叶蝶与彩蝶的故事
郭沫若向老师请罪
春眠不觉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