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良好的情感来感染学生

2009-09-30 05:25祁春明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师生情感

祁春明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面对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来说,用自己良好的情感来感染学生,这就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恐惧、爱慕、厌恶、悲伤、忧郁等。任何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特别是青少年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以他们的情感和情绪为转移,常常表现出不是用理智去支配情感,而是情感支配理智。

情绪调节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情感环境决定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力。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体育教师应该用良好的、稳定的、最有利于教学的情感来感染学生。

首先,体育教师要对体育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执着的追求,才能具备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克服重重困难,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体育教师要对学生真挚地热爱。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也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证,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

第三,教师带着愉悦的情感走进课堂并自始至终保持愉悦心情,能将学生带进一个和谐、轻松、友爱的学习环境,对课堂气氛、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

第四,体育教师要对学生有宽容之情,宽容是缩短师生心理距离、消除师生间隔阂的良药。这种宽容之情能卸去学生的心理负担,给其改正错误的机会,使其有勇气纠正错误,教育效果明显。这种豁达大度的宽容之情使学生感到教师富有人情味,对教师产生一种既崇敬又敢于接近,友好相处的心理相容的亲近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反省自己的行为,唤起学习激情。

实践证明,教师的情感因素对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体育教学有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特点。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由于专业特点决定教师经常要手把手教授学生动作,与学生情感交流更为直接、具体。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暗示、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教师不同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学生情感产生巨大的变化。教与练必须密切结合,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繁,且须配合默契。因此师生感情是否融洽,就显得十分重要。要保证师生感情融洽,教师自己必须带着爱心去上课,并把这种感情体现在行动上。教师要用良好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师生情感融洽,相互信任,教学气氛活跃,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冈中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师生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