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学习

2009-09-30 05:25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创造性地学法创设

王 林

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打消顾虑,提出学习疑难

以往语文课堂教学表面看来有问有答,热热闹闹,而冷静地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教师问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被动,总是处于等待的状态。一旦教师停止发问,学生就手足无措。而启发学生从质疑问难入手,最能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动脑思考。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学习知识的需求,随时调控教学。要让学生敢于提问,教师就要营造氛围,经常使学生听到:“你读懂了吗?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们能给自己提出问题很了不起!”等等。学生创新意向刚刚萌发之时,教师便给予鼓励,会增强学生进一步探索的信心。

二、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如果对某位老师很亲近、很喜欢,对这位老师的课就会感兴趣,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好这一学科的知识,在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因此,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下老师的架子,作为学生的“大朋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与学生平等对话,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开放性教学情境,从而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

三、让学生打破常规,加强学习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就应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冲破思维的定势,去寻找学习的佳境。如看图作文的教学,多数教师习惯于用,理解图义——展开想象——合理构思,这样的思路来指导学生。而有的教师则另辟蹊径,让学生充当图中的人物,进行角色体验。把生动的故事情节再现出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要仔细观察,进行合理地、创造性地想象,而后要进行创造性地表演,把无声的、静态的画面,变成有声的语言、动态的画面。这种形式的训练,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而观看表演的同学也同时受到感染,激发了表演、创作的欲望。

四、悉心呵护学生的创新萌芽

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对事物有新鲜的感受、独特的见解,就是学生的创新萌芽。尽管有时这种见解是幼稚的、不成熟的,我们还是要给予珍惜和爱护,鼓励学生大胆生疑、质疑。一般来说,质疑可分三个阶段:即课前、课中、课后。每次质疑的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如根据课题发问,从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发问,从文章的重点、难点处发问,从文章写作特点方面发问等。教师还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选用恰当的诱导方式,并进行调控。

五、注重学法传授,强调个性化学习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有的老师喜欢搞“统一”,统一的思路、统一的学法、统一的思想感情,以此套住学生,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除了要注重学法传授,还要强调个性。一个完整、独立的思维活动应当包括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两部分,“提问”是整个思维活动的前一部分,“答问”则是整个思维活动的后一部分。如果总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机械地回答问题,那么学生的整个思维活动就是在教师控制下被动完成的,哪谈得上自主发现、解答问题,进行发散性思维呢?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不断地变换角度,充分利用学生的旧知,创设思考、讨论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挥个性创造力。

六、让学生打开思路,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利用教学的发散点,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式、表达方式,去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会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权利,满足展示自我,展示创造才能的心理需求。如《在山的那边》是中学六年级的一篇诗歌。我认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发挥才能的空间,让学生结合,自由选择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学生都能自由地发表意见。实践证明效果是很好的。有的小组采用齐声朗读的形式,有的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有的小组边表演边朗读……可以说学生在选择朗读的形式,编排朗读的角色,揣摩体会朗读的语气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无不渗透着自主和创新,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情景,令人十分惊喜。在这种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学生的思维是流畅的,情绪是高昂的,感情是充沛的,这怎能迸发创造的火花呢?学生只有这样创造性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自悟、自得、自主、创新、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天津市宝坻区口东镇黑狼口中学

猜你喜欢
创造性地学法创设
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创造性地开展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创造性地使用小学英语新教材的艺术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老师不再贬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