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琅琅,语感能力提升的奠基石

2009-09-30 05:25施小梅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腰鼓安塞语速

施小梅

朗读,清晰响亮地把文本读出来,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朱熹曾强调,“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然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朗读在我国的传统语文教学和现代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叶圣陶先生早在1955年批评“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摩,更不用说表达出逻辑关系,传出神情意态了。这是不能容忍的”的现象,至今仍存在着,重新读来,仍能振聋发聩,催人警醒。

朗读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响亮的口头语言,这是一种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协调动作的过程。它不仅有利于锻炼口头语言(听、说),讲好普通话,而且有利于阅读和写作(读、写)能力的提高。朗读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自觉地运动,再现文本情境,深化阅读感悟,再造人物形象,理解和表达能力在一遍遍的朗读中提升。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朗读。

一、发音、吐字要正确、清楚

发音正确,就是不能把字读错。特别要对形近字要注意分辨,对多音字要能按字义确定读音。读音清楚就是要求每个字的声、韵、调都要读得清清楚楚,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育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二、轻重、停顿要准确、合理

朗读时需要轻读的地方不多,除了有些词语中的词头词尾读轻声外,特殊的,如表示安静、轻微等内容时,可读轻声。例如:《安塞腰鼓》一文中:“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它十分陌生。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这里就不能太重。而文中需读重音的则较多,具体的可分为词语重音、句子中的意群重音、感情重音等。前两种较常见,感情重音是根据句子表达感情的需要而重读的音节。例如:“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因为作者对“安塞腰鼓”无比欣赏,在一次次热烈的鼓声中受到了强烈的情感渲染,所以要重读。

停顿不仅是换气的需要,也是控制语速、转换情绪、正确表达语句和段落含义的需要。如果停顿处理不好,读破了词语或句子,读断了章节,就会破坏文章内容的表达。停顿有语法停顿、逻辑停顿、结构停顿等。感情停顿是为表达感情需要而停顿的,较难掌握。例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中:“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这里的停顿就突出了肖邦弥留之际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和无限眷恋之情。

三、语速、语调要合适、恰当

语速太快或太慢都不能恰如其分地读出文章的感情。如诗歌、文中的静态的、伤感的场面,朗读时就宜稍慢一些,以便与文中的内容气氛相一致;而那些紧张的场面,快速的动作,激动人心的情节,急切的呼唤,愤怒的谴责,慷慨激昂的誓言等,则应语速快些,制造出相应的气氛。《船长》一文中,“遇险”前的宁静,则要读得平和;“救援”时的紧张和慌乱,尤其是哈尔威船长沉着镇定的指挥,要读得铿锵有力;“殉职”部分要读得缓慢、沉重和依依不舍。以此来感受船长哈尔威在海难危急关头,忠于职守、从容面对死亡,舍己救人、履行做人之道的崇高精神境界,通过朗读对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来表达,就可以表示出不同的意思和感情。如,“他一个人把教室打扫好了?”升调加上疑问的语气,表示一种询问。“他一个人把教室打扫好了。”平调加上陈述语气,表示一种事实。“他一个人把教室打扫好了!”升调加上感叹的语气,表示了一种羡慕。因此,不同的语气,语调对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很有帮助。

四、示范、引读要传神、变化

在提高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关键还在于教师的引导,光有理论是不行的。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因此,我认为尤其是小学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练好朗读的基本功。文本朗读要求,连贯流利,抑扬顿挫。喜、怒、哀、乐、爱、憎的感情,用声音、表情恰如其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当然,“语言就是力量”(雨果语),教师的口语也必须生动,具有情感性,做到“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鲁迅语),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形式上要注意两点:

1.加强教师的范读(或播放优美录音),积极追求声情并茂的情感意蕴,春风化雨,培养语感。

2.交替使用散读(自由读)、齐读、个读、引读、跟读、伴读、轮读、对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性读等方式,经常性地进行专门指导,授之以法,从严训练,赏识鼓励,让学生养成高声而有感情的朗读习惯,使学生真正学会读书。

参考文献:

1.(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56页

3.《朱子童蒙须知》.《养正类编》卷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五总小学

猜你喜欢
腰鼓安塞语速
辩论赛之语速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安塞剪纸
啊,腰鼓山
说话人识别中语速鲁棒性研究
语速里的微妙心理
安塞低渗透油藏水平井见水治理技术探讨
把《安塞腰鼓》上成“安塞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