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督导,促进管理,推进城乡中小学美术教育均衡发展

2009-09-30 05:25裴勇盛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均衡发展教育资源

裴勇盛

摘 要:均衡城乡中小学美术教育资源,推动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发展,是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笔者就他所在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看法,旨在真正使城乡美术教育均衡发展,为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奉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城乡美术 教育资源 均衡发展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放眼未来,着手今天,从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远景出发,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并明确要求“要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缩小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我们课题组自申报立项了《城乡中小学美术教育资源均衡问题研究》课题之后,就所在地区的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城乡美术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师资力量现状及原因分析

城乡美术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这种不均衡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师数量上城乡之间存在差距。城镇学校一般都有2个以上的美术专业教师,有的学校达5人之多。而近60%的农村中小学没有专职美术教师,很多学校让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使美术课流于形式。整体美术开课率尚达不到40%。另外,因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原因,农村中小学现有的师资又在不断流失,乡镇的美术老师向县城学校流动,县城学校向经济发达的城市学校流动,这无疑对农村的艺术教育来说是釜底抽薪。(2)教师学历结构城乡之间存在差距。城镇中小学的老师大部分是从师范院校毕业分配的,而农村学校(尤其是村小)大部分教师是原来民师通过考试转正的,缺少规范的师范教育。即使是有美术专业的教师,多为20世纪90年代以前毕业的中师毕业生。因此,在能力水平上存在着差距。二者相比,城镇教师重视继续教育,普遍学历达到了专科或本科水平,而农村教师从事小学教育,大部分考到一纸中师文凭就“船到码头车到站”了。(3)教师年龄结构上城乡存在差距。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适龄儿童、少年数量逐渐减少,加之自1998年开始国家取消了中师及大中专毕业生不包分配,教育系统新生血液就很少了,即使是近几年少许的人才引进或招考教师,也是分配到城镇学校,这就形成了城里“哥哥姐姐教高中”、镇里“叔叔阿姨教初中”、乡里“爷爷奶奶教小学”的尴尬局面。

2.教育设施现状及原因分析

城乡美术教育设施现状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城镇中小学都有美术专用教室或画室,而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都没有。(2)城镇中小学都有美术教学所需要的石膏像、画板、画架等教学用具,而农村大部分学校却没有,教师教学只能在黑板上演示,学生临摹,缺少鲜活的现实生活和变化了的社会现实。(3)城镇中小学每年都会根据教学需要添置一些美术教学所需要的用具和材料,而农村学校因经济不足,从未添置过美术教学所需要的用具和材料,教师只能靠一支粉笔教学。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这样,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占有公共教育资源、享有的教育权利上呈现出不平等的现象。

3.教育环境现状及原因分析

城乡美术教育环境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社会环境的差异。一是社会对城镇和农村学校的期望值不同,二是教育管理者的观念差异。(2)家庭环境的差异。城镇学校的学生家长观念先进,要求孩子全面发展,注重孩子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孩子营造了很好的家庭艺术教育氛围。而农村学校的学生家长多数缺乏对艺术教育的正确认识,认为艺术教育就是简单的唱歌、跳舞、画画,不了解艺术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忽略了艺术教育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作用,缺乏对学生的艺术教育。(3)学校环境的差异。城镇学校因师资和美术教学条件的优越,加之家长和社会的期望,美术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并且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而农村学校因师资和美术教学条件的不足,加之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美术学科只是写在课程表上,形同虚设。

二、城乡美术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

各级教育行政领导要重视教育公平,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当然也包括城乡美术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民接受教育的机会要公平,适龄青少年都应当享有公平地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公民受教育的过程要公平。每个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占有公共教育资源,确保城乡美术教育的均衡发展。

1.合理配置城乡学校美术教育师资,保证城乡间美术教育师资配备相对均衡

城乡师资配备不均衡,使得城乡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过程不公平,因为师资原因,造成很多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远远落后于城镇。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育行政部门在配备城乡师资上体现均衡原则,从教师学历结构上、年龄结构上综合考虑,并且新增美术专业教师适当向农村倾斜。同时,采取以下办法促使城乡美术教育师资力量均衡。(1)提高待遇,吸引人才。对在农村执教的美术教师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吸引大学毕业生到乡村中小学任教,解决乡村教师年龄老化问题,增添农村学校生机与活力。(2)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培训力度,更新教师的艺术教育观念,提高农村学校美术教师的业务水平。(3)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即请专家来校讲学或派美术教师外出学习,学习他人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农村美术教师的业务素质。(4)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组织城里教师送优质课下乡,缩小城乡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上存在的差距。(5)城乡中小学互结对子,建立“手拉手”帮扶关系,开展“支教”和“跟班学习”活动,组织城里的老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将好的课型和好的教学方法、手段送到农村学校,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到城镇学校任教,跟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2.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经费投入,保证城乡中小学美术教育设施相对均衡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除向农村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为经费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因此,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预算和分配上,要向农村中小学倾斜,加强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的硬件、软件的设施配备,建设专门的美术教室,开办美术教师培训基地,给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搭建良好的平台。同时,国家下拨的教学设施设备也要考虑城乡学校的均衡发展而作安排,对原来基础较薄弱的学校适当予以倾斜,缩小城乡学校因投资多少不一带来的差距。

3.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环境的建设,保证城乡中小学美术教育环境相对均衡

1.改变教育领导者和管理者落后的教育观念,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2.改变学校那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让教师走出“重数理化,轻音体美”的误区,改变学生那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错误观念。3.为农村学生家庭营造良好的家庭艺术教育氛围。树立学生家长对艺术教育的正确认识,了解艺术教育的真正价值,从而教育和支持孩子学习美术,为农村学校美术教育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只要我们更新教育观念,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投入,改变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环境,我想,均衡城乡中小学美术教育,推动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健康发展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曹笠.《对美术教学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与反思》.《中国美术教育》.2007年第02期

2.兰岗.《困境与机遇》.《中国美术教育》.2004年第05期

3.2006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

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铜都中学

猜你喜欢
均衡发展教育资源
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初探关于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黔江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网络教育资源为什么存在“数字废墟”——中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之难点剖析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