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作文教学以本真

2009-09-30 05:25柯瑞君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本真作文情感

柯瑞君

一篇好的作文就是一件真、善、美结合的艺术品。其中,“真”是作文的灵魂。作文的“真”包含丰富的含义:作文要关注现实,观察和审视生活;作文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生活是作文活动的源头,这不仅仅是因为作文活动是应生活所需而为,而且作文活动的基本元素——材料,也是由生活事实所构成。所以叶圣陶老先生谈到:“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办法”“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作文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地、着力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及其对生活的体验,只有多姿多彩的生活及其细腻、真切的生活体验,学生才可能写出个性鲜明、情趣盎然的作文来。叶老先生强烈地反对封建教育的利禄主义,尖锐地指出旧的教育只能把学生养成“活书橱”“人形鹦鹉”“可是不能养成善于运用语文这样的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胁迫,学生的作文活动对生活的背离日趋严重,培养了众多的“人形鹦鹉”。一个小学生写命题作文《放学路上》。他写了在放学路上,看到一只小蚂蚁找到了一个食物搬不动,叫来伙伴们一起搬的事。作文写得还生动,但老师却给了0分,评语是“毫无意义”。当然,有意义的事可以是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小学生没有那么多的生活体验,放学路上的题材没有挖掘那么深,只想到了蚂蚁。孩子写的是童真童趣,只要引导得好,观察几只蚂蚁也可以写出好文章,但却被否定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校园以外的风景,把学生从狭窄的课堂和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走向大自然,深入生活、深入社会,去观察、体验,增进人生的阅历。让自己与自然对话、与世界对话,才能写出富有感染力的文章来。

首先,作文命题要贴近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要求学生用艺术的真实来表现生活的真实,而不是要求他们说些大道理,表现些空泛的情感。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让学生为表现所谓的高尚和坚韧而使千万个家庭破裂,千万个人伤残。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富有情趣的素材,生活本身就有足够支持他们写作的源泉。

其次,要教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写作离不开生活。古人说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指的就是积累生活阅历对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学生的生活不乏写作素材:今天玩游戏机了,我家养金鱼了,大家一起吃烧烤,换新生活指导老师……这一些极具特色的材料,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源泉。

再者,要引导学生从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华东师范大学李白坚教授曾做过很多活动作文,为我们的作文教学开辟出了一条可行有效的新路。他主张学生的作文教学,要与活动结合起来,在活动中让学生快乐,让学生乐于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事实证明,他这种作文教学十分成功。其实,我们也同样可以做到,现在的学校每年每月每星期都会组织很多有益的活动,例如:参观工业园区建设、农村果园、参加升旗仪式、各项队活动等。教师还可以为了完成习作而专门有意组织的活动。种种这些都是作文的好素材,教师可以在活动前告诉学生或者活动后适时告诉学生,让他们有事可写。

作文还应是习作者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情者文之经”情感是文章的经线,文章要贯串情感,以情感为“经线”联成,“此立文之本也”。没有情感,再精彩的人、事、景,也难于成文。在优秀的作文中,往往是情感自然的流露,给人真实感、真诚感,没有任何的附和感、装饰感。就文章的作用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繁采寡情,味之必厌”。因此,作文写作中要突出情感色彩,因为情感是人这一生命体的重要特征,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然而,传统作文教学所衍生出来的一个结果就是学生的作文大多缺乏真情实感,多的是空泛的口号,少有内心真实的感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培养人的问题上有两句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其实何止是作文教学)是“千教万教教人得分,千学万学学成套中人”。对于一篇作文来说,最能引起他人感动和共鸣的,实际上只是作者灵魂深处的那些东西,假话、套话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所以,作文教学需要让学生回归情感的本真状态,让学生不再为不得不抒发虚妄的、形式上的感情而苦恼,从而鸣出内心真实的感慨来。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充满真情实感呢?

1.要让学生明白,情感的本真源于为人的真。难以想象,一个为人虚伪的人能够写出催人泪下的作品,一个只会堆砌各种政治口号的人可以赢得他人内心的共鸣。只有为人的真,才能促使他去发掘生活的真,去表现生活的真,才能达到情感的真。

2.要让学生知道,情感的本真兴于生活的真。学生的作文不可能像文学家那样写一些曲折离奇、惊心动魄的故事,也不会长篇大论地对人性进行挖掘,但就是生活中最琐碎的事情也伴随着一定的情感的波澜和涌动。环顾四周,每天都有新的事情在发生,有些近得就在鼻子底下,但不经意间却都疏忽了。于是,生活特意赐予我们的感触和特殊的意义就轻易地流失,如同一张张皱巴巴的废纸,随时被我们抛弃。所以,要想发抒真实的感想,就应该随时抓住飞逝而过的生活片断,因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看来微不足道,却往往有着令你灵魂震动的力量,值得我们去写,而且是用心去写。

3.要让学生清楚,情感的本真表现于抒发的真。小孩子的啼哭,可算是原始的抒情了。他为什么哭?因为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不满。他的不满是本真的情感,他的啼哭是真实的抒发。①让学生体会到作文是表达情感的途径。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觉得没话说,没有表达的欲望。因此,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应当是让学生的“情感”活起来。教育学家诺瓦利斯说:“只有当人纯粹是为了说而说时,他才真正说出了神奇的、原初的真实。”告诉学生作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你可以通过作文宣泄,达到心平气和、心中欢喜,通过作文诉说情怀,使心情平静、留下回忆。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放开学生把它当作表达情感的一个途径。

②让学生学生明白作文是真情交流的平台。新课程要求,“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创意的表达。”作文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教师要用心感受他们的真诚与质朴,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再给予恰当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把每次作文当作一次师生真情交流的平台。让学生的作文中多一些情趣,多一些原汁原味,甚至多一些幼稚,学生就会乐于接受作文教学,就会对作文产生情感;让作文成为学生的伙伴,成为思维表达的载体,作文才真正是在“用我笔写我心”,“写自己想说的话”。情感的调动使学生的作文充满了灵性,成为了他们的伙伴,就奠定了写好文章的坚实基础。

写作是生命的律动,是心灵的放飞。写作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观察和审视生活,饱蘸真情,再现生命的真切体验,才能使文章体现生命的思考。求真,作文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下转第60页)(上接第59页)文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刘勰.《文心雕龙·情采》[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研项目,名称:小学作文教学新体式的研究.编号:SC244立项时间:2009年1月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双语学校

猜你喜欢
本真作文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盈一月相戒指的本真自然与创新
论贾宝玉之本真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