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巧手捏出大智慧

2009-09-30 05:25蔡玲娟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泥塑立体游戏

蔡玲娟

初次接触到泥塑这类新鲜事物时,孩子们都很感兴趣,愿意去探究其中的奥秘。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无法将现实生活中的三维情景事物转化为二维的空间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他们对绘画创作的表现,而泥塑活动能提供给幼儿再次感受三维立体情景事物的机会。为此,我特意设计了一份泥塑课题研究方案,里面容纳了多种形式的泥塑活动,让幼儿在这些活动中快乐的学习,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同时也帮助幼儿将三维立体情景事物的观察过程转变为主动制作、探索创作,为幼儿绘画创作拓展了思路。

一、大班幼儿学习泥塑的特点

大班这一时期的幼儿,由于手部精细肌肉的发育,手眼协调能力又有所增强,同时也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手工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因而他们表现的欲望很强烈,都很喜欢用泥塑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体验。并且大班幼儿塑造的主题、表现的技能,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觉经验发展而提高,其泥塑造型能力、对客观事物的概括能力、立体性的表现能力都逐步发展,运用泥塑表现情感的程度也大大增强了。他们会借助辅助工具来塑造物体的细节特征,所塑造的人物不仅更精细,而且已经有动作和神态。如在《奥运火炬登珠峰》这一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从图片、影像资料中捕捉到许多登珠穆朗玛峰的人物形态、神情,在运用泥来表现时,一个个作品都显得那么的生动,虽然在手法上孩子们可能没有泥塑大师那么准确,但孩子还是愿意去尝试、去探索。我们认为,幼儿泥塑能力的发展最终受幼儿心理发展的制约,并伴随幼儿立体知觉能力和知觉经验而逐渐发展。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来说,由于个体成熟程度、生活环境以及教育上的影响不同,个体所表现出的差异也不一样.教师应明了每个幼儿的发展进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泥塑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1.激发幼儿对泥塑活动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有一种先天性的行为趋避倾向——趋向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的情感体验。幼儿尤其如此,对于能带给他们快感并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的活动,幼儿总是乐此不疲。并能表现出不凡的创造性。”因此,在泥塑活动中,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兴趣盎然的参与活动,是学习泥塑的基本条件。初次泥塑制作活动的成功,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泥塑活动的兴趣,我抓住机会向他们进一步教授了捏泥的技巧,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并对泥塑活动有了初步的概念。

2.适宜的环境、游戏是幼儿进行泥塑活动的良好途径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游戏的直接用途虽只是寻求快乐,而间接的用处则更大。”在泥塑活动中我不失时机地以游戏形式向幼儿渗透感兴趣的泥塑技能。在实践中,我采取了泥塑活动游戏化的方法,让幼儿觉得自己是在玩,在与泥做游戏。当泥塑活动像游戏一样对幼儿充满诱惑时,幼儿的泥塑灵感将被激发出来。

3.循序渐进地开展泥塑教学

泥塑教学活动还要本着从易到难的教学策略,让孩子从身边的简单物体学起,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幼儿观察的主动性,发现物体的细微特征。我以圆形塑造为发散点,向平面浮雕造型拓展,循序渐进地开展泥塑活动。如,从制作简单的几何立体图形到制作有趣的花瓶等幼儿始终满怀兴趣。他们用自己独到的目光、灵巧的双手,为小小的泥块赋予新的生命。

一年多的课题研究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泥塑活动从美术的另一角度、层面,运用不同的形式、手段,表现出世间的真、善、美。无论是泥塑还是绘画,孩子们都是在用心灵创作。体现出他们的质朴与灵气。每当我看着孩子们的作品,能感到自己正轻轻地叩开他们幼小的心扉,倾听到了他们心中的歌,正与他们一起“塑造”心中泥塑世界的童话!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刘海粟美术幼儿园

猜你喜欢
泥塑立体游戏
泥塑玩具
多彩泥塑
泥塑师
民间美术——泥塑
念个立体咒
立体登陆
炫酷立体卡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