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作业的设置与批改

2009-09-30 05:25王安祥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题型题目解题

王安祥

作业的设置与批改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一、作业的设置

作业设置是教师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情况,以及时反馈矫正,实现教学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从实际出发,精心选择和设置题型。作业设置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性要强。针对课堂所授知识点,根据学生的思维差异和学习能力及成绩的差别,应尽量做到选取“上、中、下”三类题,使班里各类学生都能吃得饱,吃得消,吃得好。使学生学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特殊”的转化,从而探索出各类题目的解答方法和技巧,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2.典型性要强。根据所授知识的内容及特点,在选取各类题型时,应注重选取具有代表性强,能突出所授知识的重点,又能反映出教学大纲要求的题目。通过做这一类题目,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题型和解题规律,达到举一反三,做一题,解决一类题目的目的。

3.灵活性要强。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选取题目的解法应具有多样性,多变性,灵活性等特点,使学生在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多变性的灵活训练中,提高基本技能,发挥逻辑思维,找到合理而简捷的解题方法。

4.综合性要强。选取的题目确实能整体概括讲授的知识,既突出重点,又分散难点。综合性题目能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把所学知识汇聚一起,综合运用,从而有步骤分层次提高解题能力。

总之,作业设置要依据学生的个性思维差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既突出了重点,又能分散难点,使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基本题型和基本解题规律,从而达到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知识网络的目标。

二、作业的批改

作业批改是沟通教与学的重要措施,是对学生及时点拨,启发思维,进行教育教学的良好时机。对于作业的批改,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分类式批改。根据学生的思维差别、基本水平,分类批改,并作好批改记录。这样能及时了解各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回授。例如对较差的学生的作业批改要更加精益求精,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时,要认真分析根源,及时处理,做到防微杜渐,不使问题积累,逐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激发式批改。古语曰:“人激则志宏”。不断激励学生,善于发现并及时表扬学生的微小“闪光点”,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效显著。单纯以任务观点批改作业,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批改时,针对每个学生的学风,个性思维的差异,学习水平的不同,以及作业情况给以不同的评语,则能沟通师生感情,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面批式批改。面批作业,可直接起到查漏补缺,对症下药的作用。可当面向学生展示存在的问题,抓住“常见病”“多发病”“易错、易混点”,引导学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揭示出各类题目的解题规律,找出不同题型的解答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真正“亲其师而信其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对批式批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把学生放在主动地位。批作业时,让两个学生交换批,使学生觉得老师对他们很信任,因此,他们认真批改,一丝不苟。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老师指导下,一边批,一边讨论,互相了解解题思路,互相学习解题方法,并在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学过的知识。久而久之,就可激发学生求知的强烈动机,逐步养成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探索多种方法解题的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另外,还可让学生每人都备一个记录本,对每次作业出现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用什么方法解决等留有记录。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回顾一下,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好措施。

实践证明,采取多种形式的作业批改,可促进优等生的自我发展,转化后进生的自强能力,带动大多数学生共同进步与提高。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题型题目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用“同样多”解题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解题勿忘我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