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语文朗读形式漫谈

2009-09-30 05:25魏春英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重音祖国形式

魏春英

摘 要:朗读是把无声语言有声化,具有移情作用,能够激发美感,唤起内心共鸣,感受作品意境,并能引起群体效应。由于职业语文教育的特殊性,我们从口语强化训练出发,探索多种朗读形式,有全读整齐形式,滚动接力形式,示范朗诵形式,跟读练习形式,两两合作形式,较小的竞争形式等。

关键词:职业语文 朗读形式

朗读是把无声语言有声化,具有移情作用,能够激发美感,唤起内心共鸣,感受作品意境,并能引起群体效应。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解析,能以声音增加原作的力量,诱发通感,起到培养审美感知能力的作用。朗读这种形式在职业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职业语文教育的特殊性,我们的中职语文教学内容从适合学生的基础入手,强调他们将来就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突出语文课的工具性与人文关怀,从口语、书写、阅读、应用文写作几方面进行重点训练。口语训练的材料有温馨感人的《母亲》《我愿意是激流》《大堰河——我的保姆》,有充满哲理的《有的人》《一个中国青年的心声》,有激情澎湃的《黄山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还有励志悦耳的《理想》《相信未来》等等。在教学中强调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节奏、态势语等朗诵技巧的运用;强化训练中,注重学生在和谐课堂情境中快乐地接受知识,所以我们在朗读这一环节做了不少努力,探索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就从口语强化训练中撷取几朵朗读浪花,以飨读者。

其一,全读整齐形式

要求学生把书拿起来,双手握书页两侧,高声齐读材料,并反复多次重复所读内容。教师在教室里巡视,督促不自觉的学生,甚至要多次提醒个别学生。这种形式适合朗读感情激越、有抒情色彩的诗文,如《黄山松》,“……你的雄姿∥像千古高峰/不动摇,每一根针叶∥都闪烁着/骄傲;那背阳的阴处∥你横眉怒扫,向着阳光//你迸出劲枝∥万/千/条。……”整齐的朗读,和蔼的声音表达出对黄山松顽强不屈、傲视严寒、永远挺立的精神风貌的无比崇敬!

实践证明:学生能放声大胆地朗读,普通话好的带动普通话不好或不敢用普通话的学生,这种情境是学生共同进步的非常好的一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现能力;教师起到了组织、引导、监督、管理的作用。

其二,滚动接力形式

要求以一横排或一纵列为一组来读一首诗的第一句,第二排或第二列读第二句……以此类推,直到诗歌结束;下一排或下一列重新开始……反复滚动接力练习。这种形式适合朗读内容具有叙事色彩的诗文,如《我站在祖国地图前》,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站在祖国地图前的思考:“珠穆朗玛峰,举手能摩天;南沙诸海岛,撒开珍珠串……”祖国的形象在“我”的心里具体而生动;“沙漠正呼唤绿色,河水下思念电站……”祖国的发展让我们年轻一代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面对祖国地图仿佛亲历祖国建设的前沿;“妈妈 您不老,正当青春盛年……”而今正值祖国的60华诞,学生在接力读的过程中体会祖国依然朝气蓬勃,欣欣向荣,青春永驻!

实践证明:多数学生能以组为荣,以组任务为己任,认真倾听别组的朗读,适时地接力进行高声朗读;在几次轮读之后,个别不读的学生也意识到不好意思,便开始张开嘴跟大家一起练习。这种练习以同学为榜样,鞭笞那些想偷懒的学生,达到“以学带帮”的目的。教师监督,多注视不想读的学生,用目光鼓励他(她)开口,效果很好。

以上这两种课堂模式的好处是:一、发挥学生团结协助精神;二、锻炼学生瞬时的注意力、记忆力;三、满足学生对高尚精神文化的需要,满足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体验到自我成功的感觉。缺点是:只能注重面与个别点(高声读的和不读的),由于练习速度很快,对反映稍慢的学生有些影响。不过反复多次之后,熟能生巧,95%能够达到要求。

其三,示范朗诵形式

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口语训练中示范朗诵比比皆是。我们的程序是:先试听一遍,熟悉材料——正音、正字、正形,用普通话读;再听第二遍,体会总结——帮助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停顿、重音、语速、语调,正确处理语句的感情,不同情感色彩的语句用不同的技巧来朗读;再听第三遍,消化吸收——深刻印记在脑海中,准备自我表现。之后,学生朗读,师生共同商讨做得好的地方,纠正处理不当之处;再听,再读;再听,再读。反复多次,交替进行。

示范朗读主要针对材料的感情色彩难以把握的诗文,如《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面对两种人,朗读的感情色彩要有所不同,前一种的人活着的只是蛆壳,形尸走肉一般,应用鄙视的语气语调来读;后一种虽死犹生,让人永远铭记,我们用崇敬的心情来读,语气语调都很肯定。我们的设计是“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实践证明:学生非常喜欢深情并茂的示范朗诵,他们认识到“声音是有色彩的”这句话的真谛;并且能够像模像样地身体力行。那种和谐的气氛真让人感动!

在这一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示范朗诵或操作录音机,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真正起到了管理者、组织者的作用。

其四,跟读练习形式

这一模式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跟着老师或磁带来朗读;一是跟着学生来朗读。一般情况下,先进行第一种,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技巧之后再进行第二种。让学生毛遂自荐站出来,领着大家一起读。在学生领读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或在音准、或在速度、或在节奏上的小问题,依靠大家的力量一起来纠正,这样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标!

跟读训练的材料一般选择句子比较短小,感情容易把握的,比如:《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诗中“灯”“黎明”用高重音读,“石”“火”“路”用低重音读(高重音与低重音的区别在于重音符号标在字上面还是下面,感情处理也有些差别)。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积极大胆的学生是一种约束,对懦弱胆怯的学生也是一种激励。教师亲自领读能体验到“领头羊”的号召力,学生齐声跟读产生了一种整饬美;学生领读,体现出一种齐头并进,同舟共济的和谐美。

其三、其四这两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教师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奏响了和谐的最强音。缺点是,对个体的注重程度受影响。

其五,两两合作形式

学生两两组成一组,分角色练习几次,然后上台展示。比如,说相声。

实践证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异常活跃,练习和展示都能认真对待,而且对自己分担的角色语言也能尽量用个性化的语音语调来表现。同时,由于两个学生成就水平相当,所以上台展示,对彼此都有约束也都有促进,台下的学生会不自觉地用掌声对展示努力的学生和展示十分到位的学生表示祝贺与认可。教师不说一字,学生便体悟到优秀的榜样力量,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哪!它比任何语言都更有说服力!这是肯定先进,督促后进的好办法。

其六,较小的竞争形式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把较小的竞争引入课堂,让学生体会社会竞争的滋味。这种模式一般安排在某项任务练习展示之后,用激将或加分的形式刺激勇于挑战的学生。目标锁定在:相同的练习任务,挑战自己的极限!比如数葫芦,在挑战环节,记录一次次被刷新,最多的一口气能数到45个。这种模式的课堂,学生处在一种半亢奋状态,临阵发挥都十分出色,即使个别为加分而参与的学生也较前表现有了长足的进步!

其五、其六这两种模式的好处更为明显,那就是,更注重个体学生的表现,让善于表现的学生发挥得淋漓尽致!不足之处便是:选择沉默寡言式学习法的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进来。

以上还不能穷尽朗读形式的所有,但是在提倡大语文观的今天,朗读无疑是使学生整体驾驭文章的一种有效手段。当我们深入了解了不同朗读形式的优劣之后,便可扬长避短,综合利用,力争收到最佳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美】Dale Scott Ridley &Bill Walther著.沈湘秦译.《自主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

2.《语文课堂立体教学模式》.孙春成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3

作者单位:山西长治华北机电学校

猜你喜欢
重音祖国形式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小议过去进行时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和我的祖国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浅谈语句重音的把握
基于重音理论的英语听力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