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2009-09-30 05:25迟旭红送双全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或事物乘方上课时

迟旭红 送双全

一、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

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熟悉,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打记号”,如:有效数字这一内容不懂,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二、教会学生听课

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强调的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为本节重点,听课时,要将其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但要先思考后回答。第四,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三、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

思维主要以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它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里主要以下面四种为主:

1.分析与综合。分析,即将某一知识或某一题目分为几部分进行研究和讨论。综合就是将所研究和讨论的问题的各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整体。分析和综合是密不可分的两种思维方法。

2.归纳与演绎。归纳,即将多个有共同点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演绎,就是将归纳出的结论(或是所学知识)运用到解题中来的一种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是从一些例题中归纳出来的,再把它们运用到解决问题中。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两种方法,并有效地结合起来,便能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解决特殊,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3.类比与联想。这是初中较为重要的思维方法,类比即将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的思维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类比,可增强对两种公式的理解,并可使学生对公式的运用有进一步的帮助。联想,即在思考某一事物时想到相关问题的思维方法。如在学习积的乘方时可联想到商的乘方,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积与商之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思维从各方面发展。

4.抽象与概括。抽象,即将事物中存在的某种规律(或事物的特性)抽象出来的思维方法。概括,即将所抽象出来的规律(或事物的特性)概括起来的思维方法。

作者单位:吉林省柳河县罗通山镇中学

猜你喜欢
或事物乘方上课时
入木三分
往期答案选登
幂的乘方
井中
“有理数的乘方”检测题
深入认识二次根式
认识乘方
康康日记
睡着只需半秒钟
外教新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