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也要注重语言艺术

2009-09-30 05:25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生动美术语言

胡 颖

师生的活动是以语言为中介的。教师语言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教师的语言不仅要清晰、准确、生动,更要富有艺术性。

一般人都认为美术教学就是指导学生画几幅画而已,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其实美术教学的内容非常广泛,在中学阶段大致分为三大块:绘画、工艺和美术欣赏。但无论哪一种美术课,不管它完善到什么程度,都不能代替教师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由此可见,要想上好一堂美术课,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关键。下面就美术教学语言艺术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发生疑问和误解。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自己有个透彻的了解。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

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等。简约,就是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有的教师“口头禅”太多,分散了注意力,破坏了语言的连贯和流畅,甚至发生有上课专门统计教师说“口头禅”的次数,重复,拖泥带水,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影响了表现自己的积极性。

二、语言亲切,富有情感

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正如古人讲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

三、语言生动,确保通俗

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尚处于“开放期”,他们纯真、活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简明扼要的口诀、脍炙人口的名言以及充满时代气息的语言,把教学内容讲得生动、通俗,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在上欣赏课时欣赏的作品中常常会有象征性语言,学生可能一时理解不了,这就需要教师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比如,老虎象征着山的心脏,丛林之王。蛇可以象征更新和变化,因为蛇的生长要通过蜕皮才能获得等等。这样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容易接受还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四、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美术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教师的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1.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情绪。心情舒畅的与惶恐畏惧的,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

2.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的同学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动辍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

3.幽默可以开启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理智,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有一次在上欣赏《断臂维纳斯》时,我故意说“看了这幅画后,我觉得残疾人真可怜啊,连自己的衣服都提不起来”,学生听了都笑起来了。当时我也非常高兴,因为我知道了学生在笑的同时也知道欣赏作品最基本的知识,不应该看那些表面,而是从艺术角度去欣赏。

总的来说,教师的语言要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性。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这里所指的并不仅仅是指说好普通话,这包括教师在政治、历史、艺术、美学、家教、文学等多个领域的修养。所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仅是单纯的表达能力,更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反映。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方志敏中学

猜你喜欢
生动美术语言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创意美术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