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障学生语文教学的几点策略

2009-09-30 05:25张春黎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智障语文老师

张春黎

把语文课上得声情并茂,深入浅出、丝丝入扣从而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来打动学生的心灵可能是每个语文老师的希望。在普小,教师可能可以很自由广泛地应用很多知识来联系教学,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在特殊教育的领域里,语文课的选择借用可能更多地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是否能够接受。从事特殊教育几年来,我的学生就是那么几个单纯可爱、认知能力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智障孩子。他们的言语发展缓慢,理解能力差,社会交往活动少,生活视野比较封闭,每个学生都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单纯的语文讲解是枯燥无味的,那么如何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对语文课堂教学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学得开心,学有所得。

1.创设轻松良好的课堂气氛。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平时,我经常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学生的喜好有深入的了解,学生们也喜欢和我聊天,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师生关系平等,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在这基础上,课堂上学生不会有畏惧老师的心理,我再采用有趣的故事、巧妙的悬念等方式由易到难,让学生在指导下学习,活跃而自在。

2.采用竞赛机制,挖掘学生的潜力。智障学生中存在有的害怕困难,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的现象,在学习上也是这样。我很关注学生的应对心理,及时调整策略,以改变学生的不良状态。在实践中我发现,即使是最害怕困难最懒的那个孩子,他也希望有好的表现,得到老师的赞扬。于是我的课堂成了竞技的课堂,如在教学环节中设置“比比谁学得快”“我能行”等小活动,并对表现佳、有进步的学生当堂奖励,学生们在竞赛中积极参与,逐步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学习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有时学生们争着要回答问题或读时,我故意说:“都放下,老师喊一、二、三,谁的手举得最快,谁就先来说。”学生们的兴致往往更高,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平台。就连琪娟现在也会在课堂上争着举手要发言了,她以往在课堂上都是低头做自己的事情,不配合老师教学的。

3.发挥教师语言幽默的特点,使语文课堂成为快乐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一句幽默的话有时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如点醒不认真的学生,激起学生努力的干劲。记得有一次上课,复习交通工具中的“摩托车”,我出示词语请学生识读,学生们都忘了,我莞尔一笑,“还记得前天张老师才开了一辆这样的交通工具送给你们啊,怎么,什么时候你们又开回来给我啦?”我说完还摆出骑摩托车的架势并模仿摩托车开动的声音。学生们哈哈大笑,有的马上记起并说出词语的名称,我则连忙强化学生识记。一个懂得幽默语言的教师,他的课堂必然能受到学生的欢迎。而学生也必定能主动投入教学,得到提高。

4.让学生参与到教师角色中。教师是很多孩子心中的榜样,神圣而不可侵犯。在智障孩子的心中,老师更是权威。我抓住学生对老师的崇拜,在课堂上大胆让学生参与教师角色。如让学生做小老师或和老师配合表演,帮助同学理解教学内容。能做小老师或做老师的小帮手自然是孩子们热衷的事情,而在做小老师或小帮手时他们的思维更要开动,在实际活动中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能较好地掌握知识。所谓的一举两得,既帮了老师和同学,自己也有收获。

以上是本人在语文教学中所采用的几点策略,感觉在实践中有一定的成效。作为一个特殊教育的语文老师,我们的教育方式更要能精确到每个学生,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才能促进学生的理解掌握。其实在普通教育也同样存在着特殊儿童,我们的教育理论与方式方法有些其实是共通的。教学无止境,我还要不断地在教学中摸索,期待自己的教学能带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与精彩,期待特殊儿童在教育下能获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作者单位:厦门市湖里区特教辅读班

猜你喜欢
智障语文老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