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清除初中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的思维障碍

2009-09-30 05:25祁学兵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浮力塑料原理

祁学兵

很多老师认为,有些优秀的学生,在解物理题目时所出现的错误,归咎于他们粗心,其实,并不都是由于学生的粗心造成的,有些错误是学生的思维障碍造成的。而让学生跨越思维障碍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我们的学生掌握破解常见思维障碍的方法,从而使学生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将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遇到的几种思维障碍做了以下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因缺少生活知识而无法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

我们知道,在新课程的标准下,物理问题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假如学生缺少生活知识,则在解决与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时,就无法跨越,造成思维障碍,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在已知地球表面积的条件下,请同学们估算一下地球大气的总重力,很多学生无法下手解决这一物理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不知道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二、不能正确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的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那么他们在解决物理问题时,思维就会偏差,无法顺利的解决问题。例如,有一个塑料球,悬浮在水中,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球在水中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B.塑料球在水中受到重力、浮力、水的压力的作用;C.塑料球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同;D.向水中加入食盐,塑料球会下沉。此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A。有的学生选了B,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浮力的概念,实际上,浮力就是水的压力的合力;有的学生选择了C,这是因为,学生没有充分考虑到塑料球可能的空心的缘故。又如,某洗衣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U,通过的电流为I,它内部的电阻是R,问,它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很多学生都认为是I2R。其实,I2R是反映洗衣机发热的功率,只是消耗电能功率的一小部分。

可见,让学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正确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如果学生不能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他们常常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

三、数学基础差

数学知识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如果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差,就会直接影响到物理问题的解决。很多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的时候,已经正确列出了有关物理方面的关系式,但就是无法得到最后的结果,究其原因,就是数学基础不牢靠。

总之,要有效地清楚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的思维障碍,我们就要分析其原因,找到症结,对症下药。决不能用传统的题海战术的方法,盲目地加大学生的作业负担,那只能是摧残学生的心灵,根本就不符合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作者单位:连云港灌南县田楼中学

猜你喜欢
浮力塑料原理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塑料也高级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神奇的浮力
塑料和聚合物的超声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