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2009-09-30 05:25吴海红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课文阅读教学文章

吴海红

阅读教学课时比重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要想在阅读教学中成功地组织和实施探究性学习,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阅读教学中就较集中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提出主问题,这也成了阅读教学的关键。

设计阅读教学“主问题”的多种角度:

主问题是阅读探究教学中有质量且立意高远的问题,在教学中具有“一问能抵多问”的效果。主问题着眼于带动学生对课文整体解读,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地深层次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减少提问的“量”,增加提问的“质”。那么可从哪些方面入手设计主问题呢?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对于不同的文章,可以从以下不同的角度入手:

一、可以从文章的题目入手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章灵魂的再现。一篇文章的标题往往体现了作者别具匠心的构思。

如在《智取生辰纲》教学中,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通过阅读圈点文章,真正走进文本,把晁盖、吴用等智用天时、地利、矛盾、计谋等很快地探究出来。这种提纲挈领的“主问题”设计,对提高教学效率显现了重要作用。

二、可以从文章的结构方面入手

这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

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在课文教学进行到一定的程度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本文作者描述了童年时期的两种不同生活,为什么先写“百草园”的生活,后写“三味书屋”的生活?这两种生活调换位置写可以吗?由此启发学生思考按照时空顺序结构文章的好处。这种居高临下鸟瞰式的主问题设计,可以使学生充分地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阅读能力。

三、可以从文章的语言方面入手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有关问题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体味作品的语言风格,赏析、品味、领悟作品的语言特色,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风格、感悟作者丰富的思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在重点研读《济南的冬天》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个语段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主问题:小雪点缀的小山,妙在哪里?围绕这个主问题,学生课堂活动可谓精彩纷呈:

妙在矮松顶着一髻儿白花,秀美;

妙在山坡披着带水纹的花衣,俏美;

妙在阳光斜射,薄雪好像害了羞,娇美;

妙在即使在冬天,山上的色彩一点也不单调,青黑、白、蓝、银白、暗黄、粉色六种颜色,把济南冬天小雪后的小山装扮得生机盎然;

妙在雪草相间,虚实相映,表现小雪后山坡的动态之美;

妙在这一个“太”字,表达了作者对这秀气小山的无限怜爱;

……

四、可以从作家的“创作谈”和其他作家对作品的评析方面入手

作家的“创作谈”可以帮助我们原生态地了解作品,其他作家对作品的评析,往往结合丰富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如《故乡》教学中设计如下:

1.初读探讨,整体感知。茅盾在评析《故乡》一文的主题时,曾说“著者的本意,却是在表出人生是一气的(声气相通),后来却隔离了(主要是指思想感情上的不相通)。”

思考: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对“我”和闰土(杨二嫂)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作些圈点勾画,在文中分别找出他们“一气”和“隔离”的表现。

2.深入理解,质疑辩论。思考:造成他们隔离的原因什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或结合课文的内容,发表你对此的见解。

3.推究延伸,深化主题。思考:面对着这种隔离,“我”产生了怎样的愿望?

这样不仅体现了中学语文小说教学的过程和方法,而且这堂课以对茅盾的评点作为处理教材的切口和激活学生思维的发轫点,用三个主干性问题:“他们‘一气和‘隔离的表现?造成他们隔离的原因是什么?面对着这种隔离,‘我产生了什么愿望?” 串联了教学的全过程,更难得的是这三个问题逐层推进,呈现出阶梯状的三个教学板块,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灵动。

对主问题设计的思考:

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主问题”,对带动整篇课文阅读的教学,对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价值。“主问题设计”,就是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精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直指教学目标,达到高效目的。

首先,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它可以简化教学头绪,减少课堂教学中的大量的无效提问,让学生真正占有时间、解决问题,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到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真正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其次,在教学过程方面形成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力,它可以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品读,彻底改变以往那种肢解课文、一讲到底、“碎问碎答”的弊端,将课堂教学引向以学生课堂思维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再次,它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在课堂活动方面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文本实际与学生学习的实际,要保证学生在这个主问题下能够迅速充分展开活动。

其次,阅读教学的“主问题”的设计,一般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入手来进行思考:从文章的结构脉络方面入手;从文章的主题思想方面入手;从文章的语言特色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方面入手;从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方面入手……

“主问题”设计,要确保学生有大块的围绕问题进行活动的时间。

“主问题”既要“放得出去”,也要“收得回来”,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不能淡化和弱化自己的作用,要注意运用强调、点拨、牵引、总结、校补、提升……等手段,确保学生活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主问题”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文本实际与学生学习的实际,要保证学生在这个主问题下能够迅速充分展开活动。“主问题”出示后,如果还需要不断追问“子问题”来展开活动,这样的“一子多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问题”。

综合以上所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挖掘教材中的潜在材料,适时提出一些别出心裁的问题,如给课文换一种表达方式,换一种构思渠道,用这些方法给学生展现一个新颖的思维角度,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精神愉悦,那么语文教学的效果肯定会大为改观。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康桥中学

猜你喜欢
课文阅读教学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