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 独辟蹊径 提升德育功能

2009-09-30 05:25潘盈明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班干部代表班主任

潘盈明

无意中我在学校网页上看到很多学生给我的留言,网友袁说“潘老师是个好老师,他很懂学生”,网友DIU说“潘老师很好!一个快乐的老师,带给学生快乐与知识的老师~~”,网友崔说:“潘老师教书质量好,他为人也很优秀,永远忘不了他,永远尊敬他!”,等等很多很多。面对学生如此之高的评价我非常惭愧,思来想去,主要是我对学生很真诚,和学生的心贴得很近,另外可能跟我有自己个性的德育方法有关。

一、给孩子一份紫色心情

紫色代表希望,代表一种淡淡的喜悦,给孩子一份紫色心情就是让孩子在自己的班级里要始终能感受到一份愉悦,一份温暖,一份力量。中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压力大,在看似不在乎的外表下面往往心情比较压抑。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里最依赖的人,应该给他们的心底增一分亮色。

1.传递快乐。回顾自己走过的班主任道路,既带过所谓的差班,也带过素质班,给学生感触最深的就是我始终是一个快乐的老师和快乐的班主任。我本人长的比较戏剧化,也有点幽默,喜欢和学生谈笑风生,聊他们面临的困惑,谈自己学生时代的表现,对学生也没什么架子,无论是成绩好的坏的,无论是普通同学还是运动员艺术生,我对他们都真诚,所以学生和我的心贴得比较近,和我在一起比较开心。其实我平时也并不总是那么快乐,好像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但只要和学生在一起,我已经习惯尽量收拾好自己的心情,传递给他们一份快乐。

2.做学生的“心情驿站”。原来高一在我班上的一名同学在日记里“缅怀我的丰功伟绩”,我看了后很感动,但是当我读到他的遗憾时,我怔住了,他说“潘老师没找我谈过一次话,也许我在他眼里就是一个不可调教的差生吧!”这件事对我震撼很大,我们的学生真的很脆弱,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哪怕老师能单独找他谈过一次话,也会觉得很开心。学生都希望自己在校园生活里能有像父母一样可以倾诉而无需设防的对象,班主任应该主动承担这样的角色,做好学生心灵驿站的港湾,为学生的内心深处添一份关爱的力量。

其实,只要我们班主任经常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和高度,和学生一起体验分享喜怒哀乐,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特别的亲情。这种亲情比朋友之间要更理性,比父母的亲情要更坚强,那么学生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宿感,他们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会经常伴随着一份淡紫色的喜悦,而这份喜悦加以合理的引导,就可以成为他们成长的巨大精神动力。

二、给学生一份绿色的爱

绿色象征自然,代表健康理智,传递责任关怀,给学生一份绿色的爱就是要给学生理性的爱、责任的爱、深沉的爱,而不是廉价的赏识和赞美。学生在绿色的师爱下能有所感悟,心灵受到启迪。

1.爱也要小心翼翼。我有个学生11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爷爷瘫痪在床,转眼冬天到了,爷爷去世,奶奶没有时间照顾他,那几日气温陡降,他床上的被子又凉又薄。我在第三节晚自习的时候,跑到家里拿了一床被子又赶紧跑回学校送到他的宿舍里,然后在教室后门口等他下课后就说了一句话:“天冷,我给你拿了一床被子。”因为我知道这个心灵受过创伤的孩子自尊心特别强,也特别敏感,我要保护他那颗容易受伤的心。因为很多男生大大咧咧的,不细心,我早点把被子放在他床上,同学们回去后不一定发现这一变化,我只和他说了一句话就走,就是不要让他感觉到老师是在可怜自己。我想,如果换种方式,大张旗鼓地找一床被子去,很可能适得其反。两个星期后张某的奶奶来了,带来了两斤吊瓜子一定要我收下,说是自己家炒的,其实我看到是用崭新的大统华的袋子装的。那一霎我心里确实有种感动和温暖!

所以,我认为“爱就一个字,用行动表示。”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仅有春日的温馨,应该“四季”鲜明,班主任确实可以在“爱”字上多做文章,以起到更好的人格熏陶,心灵契合和成长引领的作用。

三、给学生一份蓝色引领

蓝色代表冷静,彰显深刻,是一种思考的颜色。给学生一份蓝色引领就是班级管理和管理育人的有机统一,管理教育的方法是“术”,是开展工作的着力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形成是“道”,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能力引领。华东师大文新华教授到我们学校作讲座提过一个问题,班主任对班干部、课代表到底是利用得多,还是培养得多。扪心自问,当时我确实没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我比较注重班干部课代表能力的培养。一次语文课代表在黑板上写上“①往后预习第三单元②完成试卷上剩下来的题目(明天不交)③有时间做两篇周记。”看上去条理清晰,其实毫无操作性可言,预习第三单元怎么预习?明天不交今天为什么一定要完成?有时间做周记没有时间怎么办?所以后来我对课代表的工作方式重点进行指导,如布置作业必须在黑板上写一遍,然后在讲台上面向全体同学大声再说一遍,在布置同学默写的时候为了控制速度自己也要同时默写一遍,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要进行分解处理,落实到每天具体完成哪些内容,对软性作业要进行多次提醒,课代表之间每天晚自习前要进行交流协调,每节课前去“迎接”教师,遇到老师不在办公室,就先要等一会,如果还没来,然后再询问其他老师,也不要一个劲地在那里傻等,或者干脆自己一个人跑了,等等。我经常对班干部、课代表进行这方面的指导,跟他们讲这就叫工作艺术,艺术就是处理好细节,艺术就是为人处事,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班干部、课代表既然帮助我做好班级和学科管理工作,我就更要帮助他们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能力。

四、给学生一份橙色震撼

橙色既美丽又富有激情,给学生一份橙色震撼就是给学生以深刻的情绪体验,体验生命的欢乐,体验生活的艰辛,体验生存的价值,只有切身体验才会刻骨铭心。在高考竞争异常激烈、学习压力异常繁重的背景下,学生更缺少参与体验的机会。那么,学校开展一系列活动,给学生一次久违的震撼,一份难得的感动,一种难忘的教育,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我上过这样一节班会课,题目大家很熟悉“感恩的心——从感谢父母开始”。

一上课,我就提了一个要求,教室位置从新编排,认为和父母关系很融洽的同学坐右边,和父母关系一般的同学坐左边,和父母中任一方关系比较差的坐中间。学生还是听话就换位置了,也很巧,三组同学的比例差不多。

第一步:请认为和父亲或者母亲关系很差的J同学发言

主要观点:教育方式有问题、■嗦、不尊重自己的隐私、管的太严等等。

第二步:请J同学读妈妈写的一封信(我突然拿出了信,同学们都很惊讶)

信写的很感人,很真诚,J同学读不下去了,很多同学眼眶湿润了。

第三步:请和父亲关系融洽的Y同学发言,题目是“天堂里的妈妈”(全班同学都惊呆了,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

Y同学很坚强,写出了想对妈妈说的心里话,而且表情一直比较淡定,但是全部同学都流出了眼泪。

第四步:观看四川灾区抗震救灾的图片

一个母亲用自己变形的躯体为孩子撑起一个空间,孩子还在吃母亲的奶,而后来在孩子身上发现了妈妈的手机留言:“孩子,妈妈爱你!”

一个刚刚被救出的女生激动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太爱你了,以前是我错了,我再也不和你顶嘴了,我跟你回家!”(要求用纸片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

第五步:班主任朗读自己写的文章:《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种过地、收过废品、做过人力车夫、搬运工。我在小时经常被父亲打骂,长大后一直言语不多,很少交流。

父亲的手指断过、脚断过、被毒蛇咬过,当时我一直在读书,从小学读到大学。

……

半夜送父亲去医院急诊,居然说不清 楚父亲几岁,只知道属龙。

父亲查不出病因,每隔两个小时要打一针止痛针,我发现自己心如刀割。

父亲在手术长达4个小时,我在手术室门口站了4个小时。

手术完后,我第一次帮父亲洗了脸,帮父亲梳了头,照顾父亲大小便,喂父亲吃稀饭……

我却觉得是那样的幸福,我才逐渐体会到我一直以来,是如此深爱着自己的父亲,只是自己不肯承认……(女生哭得稀里哗啦)

第六步:神秘嘉宾到现场:Y同学的父亲,一条腿有残疾,朴实的溧阳话让大家都觉得特别真实,特别感动(几位班干部送上卡片和鲜花,表示感谢和祝福)。

结尾:(背景音乐:感恩的心)请左边和中间两组的同学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处理好和父母关系的同学也坐到右边,绝大多数同学都住右边挤。

老师在黑板板书: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后续:找个别同学单独谈心。

确实这次班会课很成功,学生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情绪体验,心灵受到很大震撼,当然我为了开好这个班会课,做了大量的思考和前期准备工作,但觉得非常值得。

确实,德育工作有时需要真刀真枪、针锋相对,有时却需要虚晃一枪、以柔克刚;有时需要大张旗鼓,有时却需要偃旗息鼓,于无声处胜有声,德育工作就是不能千篇一律。青少年富有个性,我们的思想工作也应因事因地而不断变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班干部代表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选班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