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山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2009-09-30 05:25张宝田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山区改革数学

张宝田

摘 要: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育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山区 数学 课堂教学 改革

2009年9月,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主持召开的北京市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从国内外的教育成效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我们早就看到了这些问题,并且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为什么成效还不够明显?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下面,我就自己多年来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山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问题的提出

我在陕西关中的一个山区小学任教,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里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师资的薄弱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交通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使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信息量摄入不足。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法落后,教学手段老一套,课堂教学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显然不适应。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认为老师应从陈旧的数学教学圈子中走出来,建立起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意识的课堂新形式,其核心是以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知识合理组合的课堂模式,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提高学生知识素质和智力素质。这就是我要探索山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路子。

二、提高山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1.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模式

结合山区小学数学教师的实际,构建具有山区特色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模式。引入新课,揭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要求,板书课题。启发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疑探究,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提出有探讨性的问题让学生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揭示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尝试练习,其目的是检查学生自学新知识的情况,促使学生把所获得的知识、能力转化上升到智力高度,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2.练习课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模式

设计与本章、节教材内容有关的各例题的基本类型题,使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知识,达到熟练程度,并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质疑问难。发展性练习设计一些灵活变化的习题,力求多样化,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

3.复习课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模式

复习的引入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习动机,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复习并建立知识结构,回忆复习内容,明确知识点,弄清易混概念,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建立起认识结构。进行巩固练习,练习要有层次性。设计灵活变化的习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三、山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今后的设想

1.继续实践所构建的三种课型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模式,并加以完善,重点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起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进行学法指导,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优质高效。

2.提高每位数学教师备课、讲课的艺术。要求每位数学教师备课、上课力求做到“细心设计、巧、新、精结合”。“巧”主要是指课堂要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出发,把握心理,调动情感,以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教学效果。

3.开展各科的教研活动。基于山区教师教研教学理论水平相对低下的状况,可以进行“学、备、说、做、评、结”的一体化的教研活动,要求说课要说出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精于启发,精于引导,精讲多练,使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活跃起来。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汉封乡关村小学

猜你喜欢
山区改革数学
《山区修梯田》
改革之路
山区
改革备忘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