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与主导

2009-09-30 05:25胡红艳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羚羊学法蚂蚁

胡红艳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论,我们学到了许多。《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给我印象很深。我认为这是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我也知道作为一名教师应起到一个好的引导者作用。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只有正确处理好自主即“放”与老师指导的关系与尺度,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内容并逐步形成探究的能力。下面就谈谈我的做法与感受。

一、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语文教学中我尽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使阅读成为学生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

(一)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态度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切的感悟,获得真切鲜明的感受,从而深刻理解阅读内容。例如教学《九色鹿》(苏教版第八册)时,我让学生带着问题“你读懂了文中的调达了吗?用你的读表达出来。”充分自读自悟课文内容。有的学生说读懂了调达背信弃义,有的说读懂了他的灵魂肮脏,并把这种感情蕴含在读的字里行间。这样文章的主旨就出来了。此时,学生的自读自悟远比教师的讲解效果好得多。

(二)放手让学生选择学法

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相同的,作为我们老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特殊的葬礼》时,为了更好地理解即将枯竭的瀑布是什么样子,我就让学生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理解文本。这样学生自由选择学法,学得兴趣盎然,教学效果也不错。

(三)放手让学生展示阅读成果

在我的班级里,建立了图书角,我要求学生每星期写两篇读书笔记,每两周办一期主题手抄报,平时还鼓励学生多看报纸、杂志,多做语言积累,如有适合表演的课文内容,就让学生编成课本剧,在班级演出。学生的阅读到了一定阶段,就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于是我就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每星期五抽时间举办一个小型的读书交流会,将自己的读书内容或读书心得讲给同学听。有时,有的同学讲的书中趣事是我闻所未闻的。每两星期出一次的手抄报都让学生自己评选出优秀的张贴在教室后黑板的表扬栏。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就不仅局限于书本,更注重课内外结合,以达到课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二、突显教师的主导地位

学生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积极的主导,导得好,学生自主学习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导,哪里导,都要由现场活的“学习情况”来决定。

(一)于关键处点拨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重点之处,往往是理解的难点,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去引导。例如教学《黄山奇松》,这篇文章的重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在学生感知课文大意后,我注重引导学生读懂读好2、3节,从而知道,本文是通过对三大名松的具体描写和对黄山松的“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来表现黄山的“奇”的。

(二)于困惑时点拨

当学生遇到困惑之时,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以提升认识。例如教学《生命的壮歌》。这篇课文由“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两则感人的故事组成。读了两则故事后,我问学生:“读后有什么想法”?有的学生说蚂蚁和羚羊都很了不起,有的学生就说它们很傻,自己的命都不要了。当时,在惊讶之余(备课时没想到会出现这种结果)我赶忙思考该怎样评价学生的回答。我觉得有必要作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于是我问:“如果它们不作出牺牲,后果会怎样?”学生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有的说其他蚂蚁就活不了了,有的说年轻羚羊也会死,有的说它们都会死掉的,这时我趁机追问:“那么它们这样牺牲自己的做法究竟对不对,它们究竟傻不傻?”学生就能说出它们不傻,正是因为有了它们的牺牲,才使得里层的蚂蚁还有年轻羚羊活了下来。它们是英雄。也自然感受到了蚂蚁和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三)点拨学生领悟学法,循法自学

教学中,不同的教材学法也不尽相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有认知规律,因此,要引导学生依法自学。

总之,要让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引导合二为一,相互促进。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寻找到了二者的切入点和平衡点,做到二者有度,才能相映生辉,才能使教学目标有效达成,才能构建一个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南城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羚羊学法蚂蚁
梦幻羚羊谷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绝望中的羚羊
猎豹与羚羊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蚂蚁
蚂蚁找吃的等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