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策略

2009-09-30 05:25钟汉成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创设信息技术情境

钟汉成

在信息技术新课标、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已不仅仅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还包括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表达能力的培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发展创新等能力的培养。而要达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分析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优化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教学目标不明

新课程把目标设置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于教师理解不到位,往往会出现教学目标设置随意、目标虚设、目标内容泛化等现象。如《文件操作》一课,有位教师在教案上明确设置了教学目标为“让学生学会选定、复制、移动、删除文件的方法”,然而进入课堂后却将其“抛之脑后”,在讲授完复制文件的方法后,没有安排好知识的巩固练习,又急切地让学生分组探究剪切文件的方法,偏离了真正的教学目标。

问题二:情境创设流于形式

注重“创设情境”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情境的创设,强调导入阶段的趣味性、探索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导入阶段“只放不收”,导致了情境的冗余。如《我为奥运喝彩》版面设计一课,教师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准备了很多奥运的素材,一开始就让学生从素材中感受奥运,畅谈感受,并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小组交流讨论活动。可是当精彩的导入结束时,课堂时间已经过半。尽管在这节课,学生的兴趣也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但是由于切入“正题”的时间过晚,这节课的教学容量就只能缩小,降低了教学的效益。

问题三:课堂活动组织放任自流

新课程标准指出,练习要围绕着问题解决而组织。因而需要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指导。而有些教师简单地将练习任务交给学生,缺乏指导,出现了练习活动无序的局面。如,在指法训练课上,有教师过于相信游戏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放手让学生自己在指法游戏中练习和比赛,虽然课堂气氛活跃、轻松,但是课堂活动缺乏了教师必要的组织、引导和管理,教学效果平平。

问题四:教学评价过于单一

评价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个性、挖掘潜能的重要方法,然而,不少教师评价方式单一,强调比较多的仍然是书本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结果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情感和学习过程评价,没能关注对学生自主创新,协作能力的评价。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对策

1.确定合理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结构

要优化课堂结构,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准确把握好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点难点。如在讲述初中信息技术“表格规划与修饰”时,适宜的教学目标可设定为“知道Excel工作表结构,能合理设计规划工作表,描述和存储从实际生活中获取的数据;并能熟练使用各种Excel工具,美化修饰工作表;理解规划与修饰表格的意义,培养初步审美意识”。这样的设计涵盖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与创新四个维度,体现了信息技术的思想与方法。

2.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点,合理选择情境素材;要以激活知识、技能为支点,精心设计情境过程;要以积淀学生信息素养为重点作为创设情境之目标。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贯穿于进行的始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维持并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氛围

有效的教学还要求教师把握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活动。一方面,信息技术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注意学生特点,做到动静结合,并引导学生在动手、动脑过后,通过思考活动的过程和自己在过程中的体验,从而得到更多的收获。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应自如运用各种形式来组织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活跃思维、提高能力,并且使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4.开展即时评价,优化评价方法

在新课标下,课堂教学评价己不仅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且更加注重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所以在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进行评价时,我们更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价,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课,都需要现场组织学生对个别或部分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在选择作品评价和总结时,要照顾到各个水平层面的学生作品,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技能,看学生作品的创意构思是否创造性地组合利用了所学知识技能。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其优劣之处,以及编辑修改的建议等。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总之,我们要加强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研究,探索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依据,坚持课程改革和创新精神,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一定会更高。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远县一中

猜你喜欢
创设信息技术情境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