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学创新

2009-09-30 05:25李存业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

李存业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涵盖了教育活动中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促进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优化教学设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创新

现代教育技术是人类在信息时代的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称。现代教育技术强调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强调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教育在时间、空间上得到延伸和拓展,扩大了教育教学功能。它能够增加例证的数量和范围,扩大学习者活动的空间。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的学习空间无止境地扩展了。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通过各种工具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清晰。尤其是当代的各种电子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突出学习内容,使学习的目标更加清晰。职业教育不仅要更好地承担知识与科技的传播和转化任务,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肩负起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担,使受教育者学会如何学习和创新。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过程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形态,也必将引起课堂教学基本因素的变化。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和技术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共享性,电脑的使用和资源的网络化不但保证学生能够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索,也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机会。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影响下,课堂教学更多地选择合作式的学习模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量力而行的责任分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找到自己的舞台,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代教育技术将改变师生的角色和责任。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中,教师由传统的管理者和解释者转变为合作者和帮助者,教学责任也因之发生变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由原来的纸笔测验转向更多地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电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监测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把教学时间更多地分配给学生从事探索和开展讨论,教师在更多的时间里是提醒学生如何讨论,如何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所计划的课堂活动中不可预测的活动有所增加,一节课中有很多随机生成的东西,这样,教师就要准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引导。在这种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也由原来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积极的合作者,学生也会发现他们自己对学习负有更大的责任。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改变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在传统的以掌握科学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侧重于对各种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而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过程更侧重于调动各种认知策略去解决实际问题,而对概念本身的加工和记忆则相对减少。要创设问题情境,仅靠教师口授和板书常常是不能奏效的,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教材内容与相关课外资料进行整合,再现问题情境,以此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发他们的想象,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然后再引导学生用理性多角度认识分析现实问题,从而实现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设计

著名教育技术学专家加涅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的口号,他通过长期探索,得出了几点基本结论:有不同的学习结果,就有不同的学习条件;对掌握不同的学习结果而言,必须有不同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安排可靠的外部条件,以支持、激发、促进学习的内部条件,这就需要对教学进行整体设计,从教学的分析、展开及评价等方面做出一系列事先筹划。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能较彻底地分解复杂的知识技能信息,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充分传达教学意图。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真实的背景资料,教师可以充分考虑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并进行探索,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例如,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往往对课堂上枯燥的讲授毫无兴趣,但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通过动画、图形、声音的演示,加上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原有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同教学中各种概念,并内化到自己新的认知结构中,形成自己新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现代教育媒体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传统评价学生的方法是作业和考试。实际上评价应该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过程,即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各种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设计相关的评价。多媒体程序在教与学的交流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调出各类信息资料,进行现场分析和答疑,灵活方便地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反思,促进学生对自身认知结构中缺点和优点的认识,从而优化认知结构。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现代化是当今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实现了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的改革和进步,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要我学”的被动式学习效果较差,而“我要学”动机下的主动学习则效果很好。作为外因,学校的教育技术是否先进,运用教育技术的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是否先进则是关键。在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中日益普及的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通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环境中,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变革,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我要学”的环境与氛围得到了建立与强化。学习者是在与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也越来越进步,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教育要适应这种需要,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实现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先进的教育思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方向,现代教育技术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在现代教育中,要充分开发利用教育资源,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优势,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晓雄.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加涅思想研究.宁波大学师范学院

2.王伟炜.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课程大纲设计初探.东南大学

3.郝中超.对教育技术学在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价值的分析与评价.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职业中专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