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条件下,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几点思考

2009-09-30 05:25詹加君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品德课违法新课改

詹加君

我是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虽然工作条件、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我“位俾敢忘忧国”,常怀报国之心,常行爱国之事,常将无时作有时,未把有时作无时。时刻想着如何培育好青少年一代,使之成为无愧于时代的栋梁之才。新课改可以说有许多优点,且行之有效。她更多地

注重了人文性和实践性,贴近生活,感性的材料生动灵活,趣味性浓厚。现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写下来与

同仁探讨,商榷。

一、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几个商榷的地方

1.课堂的思想性、方向性有弱化的趋向。新课改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虽然强调了个人、集体、国家的利益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但更注重了以我为中心的个人发展,更侧重了生活实际,使学生易于追求眼前目标和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导致了部分学生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目标不明确,无所事事,无所追求,不思进取。

2.加强法制教育,模糊了法律的严肃性、惩罚性。新课改贴近生活,实际操作能力强。如学会自我保护,躲避伤害,见义智为、巧为;保护个人隐私,不轻信他人;在途中遇到他人的帮助,不要轻信,干脆就拒绝;更不要去帮助别人,否则上当受骗,贻害无穷。对于老师的体罚,变相体罚、家庭暴力,都要学会依法保护自己;同学间的谩骂,甚至是过分的玩笑,都是对人权的侵犯。初中三年下来,同学们对这些知识点记忆犹新,其他的知识早抛云霄外去了。“你侵犯了我的名誉权”,“你侵犯了我的隐私权”等等作为同学们的口头禅一笑置之。学生间侵权了,违法了,未见到哪个同学受到法律制裁。在孩子们的意识中哪还有法律严肃性、惩罚性可言。不良行为、违纪、不道德、违法等概念模糊不清,值得商榷。

3.道德观念在降低,学生们常用“人人为我”而忽略了“我为人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到临头,屁滚尿流。既无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内在修养,又存惧怕困难,不敢承担责任的畏惧心理。缺乏正义感,生活、思想、思维狭隘,服务意识差,合作意识不强,后续潜力开发不足。在精英教育中,好多中考、高考状元不久便甄没于茫茫人海中了。

二、新课改条件下,进一步加强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

1.社会问题值得关注,随着世界政治的多元化,经济的一体化,各民族、种族间文化的相互渗透,各种思想观点、意识的碰撞,致使一些人的个人观点、价值取向在扭曲变形:罢工潮、恐怖事件、对社会的极端仇视、仇富心态,“3.14”藏独事件,“7.5”疆独事件都反映了我们在加强民族团结,社会融合方面的问题。成都公交纵火案则反映了个人心理的变异。从个体的价值取向到局部整体的眼前利益,都反映了目前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长期性,艰巨性。

2.学校主流阵地的巩固,目前学校出现自杀,斗殴而亡的事件有增多的趋势,而违纪、违法的事情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就是个人理想难以实现,个人的尊严受到了挑战。抑郁、愤懑、无处发泄,难以自拔。虽然社会上、学校里都有心理咨询室,难扼此风,因为根源问题她解决不了。有些校长的中心工作不是在教育教学方面,而是整天担心学生们的生命安全。以前是教学设备差,校舍危险,担心楼倒屋塌,现在是政府改善了学校的硬环境,安全硬件上去了。而目前仍担心,但此担心不可预测,提心吊胆,惶惶不可总日。却恰恰遗漏了学校的教育功能、思想工作,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要给学生一个健康的心理,就必须有一个健康向上的学校环境。学校是教育的阵地,教育就意味着方向性、规范性使之向好性。思想品德课更该如此。

3.家庭和社会的民主教育,大部分学生在家庭里只知索取,不图回报,吃、穿、住、用、行、学,样样包办,孩子仅仅拥有装知识的大脑,依赖性不断增强。对父母的严加管教,老师的严厉批评,常常会产生极大的逆反心理,不置可否。就如同美国的两党竞选,一党选举完毕,另一党马上放下歧见,拱手祝贺。而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的选举则不然。一党选举完毕,另一党马上横加指责,选举不公,有舞弊行为,吵吵闹闹,不可终日。为何?美国在幕后使然。这就是美国所推销的民主,这就是愤青们所乐道的民主,这就是青少年能饱眼福的民主。谈民主就要给学生们更多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承担责任中学会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更好的对待他人、集体、社会。而绝不能单单强调个人中心、个人奋斗,要使之融入到民主社会中去,就要靠思想性、方向性的引导。

三、应对的几点建议

在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应该加强,不应弱化。这表现在“中考”指挥棒的导向性方面。同时,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法制教育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1.要继续强化理想道德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使之树立明确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那种认为孩子还小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此时的孩子可塑性最强。教育他要有集体观念,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有大胸怀,有包容性。且在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系统性地加以引导。要有吃亏是福的宽阔胸坏,多做利他利社会的事,不断加强自身的内在修养,言行一致,朴实有进取心。

2.民主法治教育要给辨别能力较低的孩子们一个清晰的概念、规范,绝不能含糊不清,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是非观念,敢作敢为,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强调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树立做人的正气,敢于维护法律的尊严,敢于斗争去换取人间的正气,方能减少违法犯罪低龄化的比率,使青少年不至于以身试法。目前有个怪现象是,学校把轻微违法的学生送到派处所,派出所不了了之;派出所把在社会上抓到的轻微违法的学生送到学校,学校不了了之。而这个轻微违法的个体,却很难收敛。违纪要受到惩罚性教育;违法要受到制裁。使之在教育和制裁中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3.要凸显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

首先要站在国家社会的高度来看待,要有前瞻性,长期性;要从领导机制上加以重视;课堂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使学生耳目濡染,长期熏陶。育人的功能还可能是社会教育,基础教育,自我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传统的都是精华,民族的是世界的。都能达到新课改所要求的效果。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班有一个同学在读书笔记的扉页上写下了“为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的警言,我们全班同学对他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待人要坦诚、豁达、敞开心扉,不可保守,要积极进取,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做一个青春、阳光的人。最后,大家都很灿烂,都在进步。但是现在好多学生的自私、闭塞、不愿与外人打交道的心理常在,这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教育有关。

我想社会进步的最终目标是世界的大同,那么我们就要教育引导青少年融入社会,要有大理想,大抱负,突破个人为中心的狭隘观念,方能真正担负起社会的责任,一滴水只有放到大海里才会永不干涸。思想品德课只有从大处着眼,立足于现实,放眼于世界,才能承担起国家、社会赋予的责任。

作者单位:徐州经济开发区中学

猜你喜欢
品德课违法新课改
刑事违法所得追缴的两元体系构造
一起多个违法主体和多种违法行为案件引发的思考
这份土地承包合同是否违法?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如何有效查处“瞬间交通违法”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