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09-09-30 05:25胡佑明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批发商底数乘法

胡佑明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的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学。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应如何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我坚持做到:

一、给学生充分思维的空间与探索、创新的机会,使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初中阶段,我们给予学生的不应是抽象的数学原理和知识,而应该是激发他们的兴趣激情,为他们开辟充分思维的空间与探索、创新的天地。

在教初一年级“同底数的幂的乘法法则”时,课本中给出的例题是:10×10×10×10×…通常教法是:教师讲解例题,然后小结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因为此内容较简单,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足以发现法则,于是我让学生们自己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去探索,发现和总结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这个过程实际就给了学生一个大胆的思考、推理、想象和创新的过程。

二、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生的求知欲强,对什么问题都喜欢追根问底,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生活应用题,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萌发出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数学”的心理。

比如在教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有一个例题:公司仓库有一批长1米的合金钢材,现有厂家需要23厘米和13厘米的两种规格的钢材各200根,若从公司的角度出发,尽量减少余料,请设计一个最优的裁料方案。

通过学生对此题的分析、探索、求解,使他们知道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到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后的喜悦,由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从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在初三学习直角三角形后,我设计了下列实习题:1.测河宽;2.测电杆或旗杆的高,你能用几种方法测河宽或电杆高?写出你的所有方案,并选其中一种进行实地测量。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外部操作活动与内部的教学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加深了对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以及对它在生产、生活中作用的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又如在教二次函数后,我就编制了下题:某个体批发商将进货每件8元的商品按10元出售,每天可售出100件,现在采取提高售价,减少进货量的方法增加利润,已知这种商品每件提高1元,其销售量就要减少10件,问该批发商将出价定为每件多少元时,才能使得每天所获利润最多?求出最大利润。

分析:原来每件可获利润2元,若每件提高x元后,每件可获利润(x+2)元,则可销售(100-10x)件,设每天获利总利润y元,得y=(2+x)(100-10x)

=-10x2+80x+200

=-10(x-4)2+360

当x=4时,y有最大值360,因此售价定为每件14(10+4)元时,每天获得最大利润是360元。如果批发商不遵守市场规律,随意提价,比如每件提为16元、18元、19元,将会出现什么情况?该批发商还能获得最大利润吗?

通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分析、求解,不仅加深了对二次函数的理解与认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作用和力量,更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时刻把学生放在首位,教学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要让数学课堂、社会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天地,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熟悉和探索数学世界,使学生真正感受数学的乐趣,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者单位:湖北省仙桃市彭场二中

猜你喜欢
批发商底数乘法
算乘法
幂的大小比较方法技巧
同底数幂的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如何比较不同底数的对数函数式的大小
比较底数不同的两个对数式大小的方法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把加法变成乘法
1、贪小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