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从兴趣着手

2009-10-12 00:00黄燕明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9年9期
关键词:郭靖物理量减负

黄燕明

坦率地说,对于减负,我很悲观。年年喊减负,但我看到的是学生负担越来越重。至少,我所用的那本语文课本是越来越厚。举个例子,孟子《鱼我所欲也》,原来在高二的教材,现在放在了初三,此文即便被翻译成白话文,初三的学生至少半数以上理解起来还有困难。再举个例子,当音乐、体育、美术、劳技、国防教育、交通安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等,都要在教材中占一席之地时,书包能轻下来吗?负担能减下来吗?

当然,教师对于减轻学生负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负担是一个客观物理量,但也是人的一种主观感觉。小时候,躲在被窝里读小说,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拿着课外书,一边沉浸在紧张的故事情节中,一边又要担心父母发现。那时候没有负担重的感觉,只有一种陶醉。现在的孩子在电脑前玩游戏,精神高度紧张,双手急速移动,两眼几乎不眨,他们也没有负担重的感觉,只有一种兴奋。那么,我们教师应给孩子们什么呢?首先是兴趣。

还有,减负也要减一个客观物理量。有一位老师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准备布置10个题目时,常常想能不能只用1个题目就能替代;不行,我就想只用2个或者3个。一番梳理后,我肯定用不着10个题目了”。我也有这样的体会:一张练习卷,真是每道题目都好吗?自己做过,就知道哪些题目是出得不好,哪些题目不适合我的学生做,哪些是必做,哪些是选做,哪些是不做。那么,我们教师要努力做一个“明”师,不要跟着感觉走。

读《射雕英雄传》,看郭靖的成长,可以给我们不少的启示。郭靖刻苦努力但资质一般。江南七怪好歹也是名师,但一心只想若干年之后一场比武的输赢,那便只有加班加点地“补课”和枯燥无味的“鼓励”。我们现在有那么多的“名师培训”工程,培养了那么多的名师,怎么山越削越高,减负越减越重了呢?近年来,拉干式、带滑轮的书包的出现,简直就是一种黑色幽默。因此,多一些“明”师,减负就不仅是可望而且可及了。

(原载《教育文摘周报》2009.4.29)

猜你喜欢
郭靖物理量减负
郭靖与华筝的十年,与黄蓉的一天
巧用求差法判断电路中物理量大小
郭靖对黄蓉言听计从只因亏欠
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电场中六个常见物理量的大小比较
熊孩子郭靖的成功之道
善用物情,善解人意
匀变速直线运动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