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我意识到实践人学

2009-10-13 09:11李春生

李春生

[摘要]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生成路径是:其出发点是自我意识哲学;黑格尔的“人学辩证法”思想是其人学理论生成的直接推动原则;费尔巴哈的人学唯物论是其人学理论生成的立足点。马克思人学生成的理论制高点是实践人学;主客体的统一是其方法论原则。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思想;黑格尔人学辩证法;费尔巴哈人学唯物论;实践人学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4-0068-(05)

哲学在其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一直把人的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具有自己独特的关于人的学说。

一、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出发点:自我意识哲学

1837年夏,从波恩大学转到柏林大学求学的青年马克思投身于黑格尔哲学的怀抱,参加了以布鲁诺•鲍威尔为首的博士俱乐部。从那时起,他结合进步思想界对宗教的批判以及博士俱乐部内部对现实问题的讨论,系统地研究并熟悉了黑格尔哲学。1841年3月,他写出了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从根本上论证了自我意识哲学产生的必然性,异常清晰地表明了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出发点。

众所周知,黑格尔哲学体系的逻辑基础是绝对精神,绝对精神也是神的别名,它是作为自然象征的实体与作为人的象征的自我意识的统一,并居于主宰它们的地位。所以黑格尔极度忽视了人(自我意识)在历史中的作用,人仅仅是历史进步的手段,他对古希腊后期的伊壁鸠鲁主义、斯多葛主义和怀疑派等的自我意识哲学评价很低。而在马克思看来,希腊哲学在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发展和黑格尔以后的青年黑格尔运动存在着惊人的相似。在这两个时期,个性自由和自我意识都成了时代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后期的自我意识哲学产生于古希腊衰落时代,那是自由精神遭到残酷禁闭、精神个性被粗暴否定的时代。这些哲学则要使人们在普遍的苦难和压抑中保持心灵的安宁而不受命运的支配,去做一个自由的人。同古希腊衰落时期一样,处于基督教和封建专制统治下的德国也面临着如何取得自由的问题。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通过论述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与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证明了伊壁鸠鲁哲学不是德谟克利特哲学的翻版,而是它的创造性发展,深刻强调了伊壁鸠鲁关于原子自动偏斜学说的意义,雄辩地论证了自我意识哲学的独立性和能动性。“原子的偏斜运动表现为自身的一种非物质的主体超越,一种精神本质”。[1]马克思说,德谟克里特只是认识到原子的物质存在(必然性定在),而伊壁鸠鲁才认清了原子的精神本质——偏斜。所以,与西方近代哲学的普遍看法不同,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高于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其中的重要理由就是伊壁鸠鲁为保证人的自由,给主体的选择留有余地,承认自由的自我原因,强调偶然的因素;而德谟克里特则强调具有原子撞击和运动的必然性是命运,是天意,是世界的创造者,人只是命运的客体。这样,马克思在试图对自我意识哲学的研究中,认识了黑格尔哲学之后自我意识哲学的新形态:人的自我意识成了人自身,成为人独立和自由要求的支撑点。这就直接否定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对自我意识的主宰地位,试图冲破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体系,使哲学获得了新生——在这里,哲学变成了以自我意识为内在规定和本质要求的新哲学。

青年马克思确立了自我意识哲学的必然性地位,自我意识的人才是哲学的最新形式,是新哲学的合理形式。可以说,在博士论文时期,青年马克思全身心地投入自我意识哲学的怀抱,牢牢地奠定了自己人学理论的出发点。

二、马克思人学理论发展的直接推动原则:黑格尔的人学辩证法

布鲁诺•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成员的自我意识哲学就是把自我意识提升为实体,用自我意识来代替思维以外的一切实体,把实体看成是自我意识的表象,认为自我意识是世界、天空、历史的万能的创造者,世界是自我意识的生命的表现。这样青年黑格尔派成员就把人的自我意识变成了脱离人的、无限的自我意识,并把这种自我意识硬说成是惟一的、最高的存在和历史发展的动力,把历史看成是精神与存在对立、精神不断克服存在的局限性的历史。而马克思则与此完全不同,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一步步地离开自我意识哲学,走向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走向了自然,走向了感性的人。这就为克服以往传统人学的根本缺陷,创立新的人学理论指明了方向。

为什么马克思人学理论逻辑思路和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会出现如此明显的分歧呢?这种外在观点的差异不能不促使我们思考他们在内在思维结构上的差异。

第一,思维指向的差异。青年黑格尔派在否定了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之后,把自我意识和现实世界绝对对立起来,赋予自我意识以无限的创造能力,这样,他们的思维指向即是思维自身。马克思指出:“既然鲍威尔先生在一切领域中都贯彻自己跟实体的对立,贯彻他的自我意识的哲学或精神的哲学,那末在一切领域中他就只应该同他自己臆想的幻影打交道。”[2]这样,青年黑格尔派成员的思维指向实质上是退回到了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

而马克思的思维指向则不同。马克思在否定绝对精神以后,批判地保留了黑格尔关于思维与存在统一的原理,认为理论批判要在现实世界中引出理性,理性存在于世界之中,事物本身的理性应当作为一种自身矛盾的东西来展开,并且在自身中求得自己的统一。这样,马克思就从深层理性思维层面打通了未来直接干预现实、考察和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学,并且进一步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逻辑通道。这种逻辑思路的实质,就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被自己称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黑格尔“否定性的人学辩证法思想”。可以说,青年马克思正是在黑格尔“否定性的人学辩证法思想”的推动下,扬弃了天上的自我意识的云雾,一步步走向了粗糙的物质世界,从异化史观向实践观点转化,最终导致青年马克思人学思想由抽象的人向现实人的观点转变。

第二,思维方法的差异。青年黑格尔派成员把自我意识和现实世界对立起来,以应有反对现有,专门从事空谈,堕落成玩弄革命词句的空谈家,这实质是一种理想脱离现实、无法沟通的简单化的思维模式。而马克思则恰恰相反。马克思对经济学的研究和对黑格尔哲学的改造是完全一致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经济学的角度审视人的生成时,一下子就敏锐地抓住了黑格尔否定性的人学辩证法思想。这不是偶然的。他深刻地写道,黑格尔“否定性的辩证法”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3]163也就是说,黑格尔辩证法的功绩在于提供了一种理解人的“自我产生过程”的基本观点,把人看作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人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创造出现实的人本身。“辩证法之所以作出这一理论贡献,关键在于它‘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抓住‘劳动的本质,把人理解为自己劳动实践活动的结果,这是辩证法赖以成立的最为重要的理论前提。”[4]在这里,马克思就通过“劳动”即“对象化活动”向前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摆脱了纯粹的自我意识哲学。

因此,我们说,黑格尔的人学辩证法,准确地说,黑格尔“否定性的人学辩证法思想”,使青年马克思认识到克服意识和自然的对立必须以“劳动”为中介,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而通过对黑格尔的批判性改造,以感性实践活动取代了抽象的精神劳动,把现实的“人的存在”确立为辩证法的真实根基,从而实现了人学辩证法的现代变革,这就是马克思在辩证法史上所作出的最为根本的贡献。质言之,通过黑格尔“否定性的辩证法”这座桥梁,马克思扬弃了自我意识而达到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人本学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