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样化数学教育评价绽放异彩

2009-10-15 06:14张玉姣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评价过程发展

张玉姣

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数学教师们恐怕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现在只关注分数已经远远不够了,分数越考越少,学生对此越来越熟视无睹。建立一个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评价体系已迫在眉睫。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应由获取知识多少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即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多次评价机会,多方面评价学生,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要把过程引入评价的主流

评价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就是说,要把在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范围,把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的调查过程、推理和计算的过程、使用技术手段的过程等等都纳入评价的视野,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把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对凡是有价值的所作所为,即使有些与预定目标不那么符合,也要给予支持与肯定,对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给以足够的尊重。因此,对一些数学实践方案,如平面图形的镶嵌,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有趣的七巧板这些实践性作业,我们可以让学生动手,根据作品质量和制作过程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评出一、二、三等,分别按5分、4分、3分记入成绩单,通过开展一系列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能力得到有效地评价,从而真正发挥了评价的作用。

在评价中要注重发现“好”的方面,要注意多给些鼓励,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实践证明:一个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可能容易产生自卑,一个经常得到鼓励的孩子就可能形成自信。所以,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多用鼓励的话语注重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善于找出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树立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的时候,抓住闪光点,进行评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其最大限度地发展。

二、多方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

评价的主体是谁?谁对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教学可以作出评价?新课程理念下,评价主体从单一拓展为多元,评价的主体应是教师、家长、伙伴和学生自己,评价主体之间要和谐互动,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最佳效果。

自我评价:被评价人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自我评价时,教师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主要优缺点以及努力的方向,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能力。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有效途径。通过自评,引导学生自觉总结学习方法、判断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平时上完课后,我习惯于启发学生问问自己,我这节课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做完作业,问问自己,我今天的作业仔细吗?速度快吗?准确率高吗?等等。

伙伴评价:由于伙伴对被评价人的了解远远胜于教师的成人化的目光,所以伙伴的评价也最容易让学生接受。要引导学生对伙伴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面对面的地相互交流,深化所学知识。引导学生主要找优点,目的是在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营造团结合作、互相勉励、共同提高的氛围。

教师评价:教师在收集各种信息的基础上,把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发掘出来,充分展现在全体同学面前,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此来激励他们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教师充满师情、透出爱心。用亲切的语气指出他们应努力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目标。如对不尽如人意的作业,可以批示“如果再细心一点就更好了”这样的评语。

家长评价:家长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延伸与补充,是实现评价全面性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学评价必须全面、全员、全程采集和利用与学生各种素质培养以及各种技能发展有关的评价信息,全面地反映学生全部学习、教

育的动态过程。

三、灵活掌握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有相应的评价方式,这应该是不同与以往的、与新的课程内容和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标准》所倡导的是主体多元化和形式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那种只注重结果不重过程,那种一张纸、一支笔、几道题就要决定一个孩子命运的做法将不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1.评价方式方法多样化

(1)个人、小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2)口试、面试、笔试相结合。

口试的主要内容是说理,即说算理、说解题思路、讲公式的推导过程等。面试的主要内容是操作,如操作小棒演示算理,推导公式,测量,制作等。笔试的主要内容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解题能力。加强口试与面试,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及时对学生提供帮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和临场心理素质。

(3)免试与重试相结合。

对于学习能力强,学习认真,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可以允许免试。对于评价成绩待及格的学生,应当给他们重新应试的机会,并以重试的成绩为准,这样能使学困生在重试之前找出不足,进行重点学习,同时可调动 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改变了过去考试定乾坤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实行二次考试的评价方式,考试有A、B卷之分,让出错的学生参加第二次测验,把最后成绩记入档案。我发现,让孩子进行二次考试后很多学生追着问我:“老师,我这个题为什么出错了?”“老师,这个题怎么做,教教我吧!”。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神,我感到无比欣慰。他们在体验成功快乐同时,学会了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充分提高他们对自身的认识。

2.评价结果的表现科学化

以往把百分制作为教学评价结果的唯一表现形式,无论是在信度上还是在效度上,都有较大的缺陷。因此,应寻求评价结果表现形式的多元化、科学化,尽可能地把评价结果描述得准确些。

(1)平时考查与综合考查的结果相结合,以平时的结果为主。

(2)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

(3)等级与评语相结合,以评语为主。

总之,数学教学的评价有各式各样的的形式,教师在实施中应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在评价中,要注意增大评价方案的张力和弹性,使之具有较大的包容性。数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充分利用评价机制,并将各种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灵活变通、创造性地使用,促进学生有效发展,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充满生命力和无限的魅力!

猜你喜欢
评价过程发展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区域发展篇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图说共享发展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