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在做人中作文

2009-10-15 06:14鲍培利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8期
关键词:做人教学方式作文

【摘 要】文以载道,做人与作文是统一的。作文与生活相结合,做人与生活相结合,拓宽了学习的空间,提高了作文的水平,强化了做人的道理,正所谓“生活即作文”、“生活即做人”。所以说,作文与做人的结合是一条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长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作文的真正含义是做人的文本体现,其中做人是过程,是塑造学生健康个性品质的流动程序。我们倡导人如其文,文如其人,就是要在作文的过程和文本中体现人性,做好人文合一,实现做人与作文的双赢。

【关键词】做人 作文 生活 教学方式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经常会发现表现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如称祖母为老太婆,班主任为老班,给任课教师起一些不善意的绰号,写想象作文时,总是把自己的将来想得多么地高贵、富有、奢侈等等。另外,同学与同学之间也不会相处,日记、作文中常常数落别人的不是,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等等。作为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我深为焦虑——学生在学校不仅是学知识,学本领,同时还要学做人。“欲求人人成材,先求人人成人”,只有“成人”,“成才”才有其价值。

作文最需要的是观察生活,发现真理,思考人生。在心与心的对话、情与情的交融、理与理的辨证中,懂得爱心责任,学会感恩和付出。这正是做人时要做到的,升华自我人格,绽放生命的精彩。作文教学中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负责任的人生理念。在体验生活的同时感悟做人的道理,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信念坚定、生活丰富、爱心满怀、行动积极、人格健全的人。

学生们在作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方面的不足,正是他们对做人道理知之甚少的缘故。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要让他们由“不知”到“明理”,由以自我为中心到能为他人着想,具备宽容谦让的美德,懂得团结、互助、合作的道理。

当前,作文教学改革正朝着“个性化、生活化、人性化”的方向迈进。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无不渗透着这一改革的思想。作文中大多都有类似的要求:请结合你的经历、见闻和感受,谈一下你的认识与理解。这些要求可以说明确指向了作文中看做人,因此在做人中作文显得至关重要。

鉴于此,我们学校进行了“作文与做人”的课题研究,努力让学生从感恩的幸福中,感受到付出的欢愉,在付出生命的体验中,让微笑快乐的电波传进每个人的心坎。以随喜的心互相欣赏、彼此成就,时时勇于散发诚信责任、正直自律、坚强毅力的能量,懂得谦逊豁达。从最好的角度去看、去做,圆融周遭的人事,升华人格的魅力,绽放生命的精彩,做一个被需要的人,让生命更有意义,同时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

在作文中怎样体现学生如何做人呢?

回答这一问题时我必须先解释一下什么是作文。所谓作文,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达传所意,倾言所思,笔之所至,旨之所达。可以这样说,作文实则性情之文,反映做人之本。因此,做人与作文之间便有了异曲同工,一脉相承的渊源。

做人讲究一个“真”字,作文也讲究一个“真”字。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把“教人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塑造真人为培养目标。我们都要求学生们写真人真事真感受,可他们当中的部分人却学会了说一套,做一套,典型的“人格分裂症”。说到底,还是大人们给害了,尤其是我们这些当老师的忽略了,学生们首先作为一个健康人应该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堂堂正正、踏踏实实的人,然后再表里如一地去展示自我(包括作文)。从作文意义上来说,要写好作文,首先要说真话。只有说真话,才符合文从心出的法则;只有说真话,才能解决学生是否有话可说和说得是否流畅;只有说真话,才能写出有精气神的文章来;只有说真话,才能创作出符合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感情真挚的作文来;只有说真话,才不至于像在1998年高考作文题“战胜脆弱”中,有一考场竟然出现了十几个孩子写自己父母双亡的作文来!“矫揉造作”是作文的大忌,也是做人的大忌。因此,应珍视学生个人真实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写真话真人真事。即使部分真实的感思有些偏颇,也比空编出来的好,毕竟真实的缺憾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做人讲究一个“情”字,作文也讲究一个“情”字。人非圣贤,孰能无情?无情无义,忘情负义则为世人所唾弃。生活里,作文一不小心便成了学业中加工的一件产品,或铺叙事实,或空发议论,看似结构严谨,实则不堪一击,在作文中很少介入作者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有肉无血的文章何以打动读者?做人有性情,性情所至,笔墨所涂。因此,作文首先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感动心灵为写作的最高追求,回想我们曾读过的那些不朽的著作,那一部不在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悲惨世界》都是作者灵魂与智慧的结晶。而如今的很多学生却在看《坏蛋是怎样炼成的》等,这就是情感的缺失!生活中不是缺少感动,而是他们的心是漏斗,眼是漏斗,漏掉了很多我们没有体察到的爱和感动。我曾让学生写过这样的作文“屋檐下的爱”——让他们去发现母爱,感悟母爱。结果写作很成功。还有,在欣赏了鲁迅的《祝福》后,我布置学生写了一篇“寻找阿毛”的习作,而且要求他们不要把阿毛写“活”,这样的要求看似有点苛刻,其实这也是在训练学生去体会一个做母亲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文中祥林嫂反反复复地说的那一句话——“我真傻,真的。”的深刻内涵。生活是相类似的实体,感情是千差万别的个性。面对缤纷的生活,学生渲染了主体色彩,作文中才存在一个活生生的“我”,才有悲欢离合、甜酸苦辣,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人格。塑造这种感悟,表现这种情感,学生的作文才会有血有肉,才会千姿百态。

做人讲究一个“理”字,作文也讲究一个“理”字。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讲理的人其身必正,身正者必会展示出一切美好的品质:善良、同情、友爱、互助等。如此个性品质在作文中受到沐浴,使人格得以升华;把人性品质中不好的一面暴露出来(如暴力、自私、缺乏同情心等),在作文中受到洗礼,逐步改正。有理有节,我们要正视学生在作文中暴露出来的自身缺点,并引导他们在作文的修改中受到教育。努力使每一次作文成为学生做人的一次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让他们敞开心扉,抒写真情真理。

总之,文以载道,做人与作文是统一的。作文与做人相结合,做人与生活相结合,拓宽了学习的空间,提高了作文的水平,强化了做人的道理,正所谓“生活即作文”、“生活即做人”。所以说,作文与做人的结合是一条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长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鲍培利,河北省南皮县第一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做人教学方式作文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成功箴言
图趣
做人要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