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属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方案设计

2009-10-16 06:26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教学模式

于 勇

摘 要:市属地方本科院校的英语教学具有其特定的校情。要实施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方面要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要制定和实施符合本校校情的教改方案。

关键词: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教学模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9)08-0076-3

Abstract: The local municipal universities have their own position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o realize the net-base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volution, they should take measures and action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situations as well as learning from other universities experience.

Key words:net-base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eaching model, evaluation system

1. 引言

市属地方本科院校是指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综合性地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这些院校多数是由原来的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其他市属中专学校组建升格而成,因而具有其特定的校情。要实施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方面要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要制定符合本校校情的教改方案,创树自己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特色,才能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市属地方本科院校的英语教育状况分析

2.1 生源情况分析

市属地方本科院校的本科生源属于二批录取,而且往往是二批中的二批,专科专业和专科生在校人数一般多于本科。录取的学生大部分来自本省及其他省市的乡镇中学,这些中学教学条件和教学模式相对落后,“聋哑英语”现象较为突出(孟宪印,2009:161)。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动机差距较大,有的同学从中学起英语基础就较差;有的同学因高考失利而情绪低落;也有的同学英语水平与一本学生相比并不逊色。所以从生源情况来看,市属地方院校处于明显弱势;学生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和学习动机的差距也增大了教学的难度。

2.2 教情分析

市属地方院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学生的入学水平较低,部分教师担心学生不能适应以强调能力培养为主的新教法(比如交际教学、任务型教学等),所以仍旧采用侧重知识点讲解的语法翻译法教学。二是市属地方院校的扩招导致了教学资源的紧张和师生比例的失调。在大班合堂上课和资源缺乏的情况下,教师难以落实以强调听说能力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三是市属地方院校中,大部分中老年教师是本科以下学历,教师本身的英语语言能力就有待提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也相对落后,特别是对信息化教学了解更少,这也是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2.3 学情分析

在大班教学和陈旧的教学方法下,市属地方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很容易受到打击。除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外,学校的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起步晚,学生缺少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学习方法手段和学习资源来源渠道单一,业余时间利用率不高。

2.4 管理层面分析

市属本科院校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容易出现重功利的教学和建设而忽视学校软实力增长的问题。其实建设是为了应用,而应用就需要人才的培养和团队的打造。追求一时的升学率或考试通过率并不能保证学校的发展拥有持久的活力和动力。

3. 从市属地方本科院校的英语教育状况分析中得到的启示

市属地方本科院校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既要建设先进的英语网络教学平台,也要重视平台的应用、人才的培养、教学团队的建设,促进学校软实力的持续增长;要广泛学习和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走出新的教学改革之路:要根据多级化的学生情况设计多模式的教学改革方案,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新的教学模式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又要夯实语言基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人机、人际互动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实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的智能化,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缓解师资紧张和教师工作量大的压力。

4. 以滨州学院为实例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方案设计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部分指出:“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的条件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探索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听说教学模式,直接在局域网或校园网上进行听说教学和训练。读写译课程的教学既可在课堂进行,也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对于使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课程,应有相应的面授辅导课时,以保证学习的效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6)根据该指示精神,我校制定了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四种教学模式,即综合教学模式、技能教学模式和自主学习模式,使新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学习相整合,实现优势互补。

4.1 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综合教学模式

首先根据新生的入学测试将学生分为A、B两级,对两级学生采取有差异的、可调整的动态教学模式。

模式一:对A级学生按照较高要求的标准设计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我校的实施公式为:视听说(网络教室或其他机房,2课时)+读写译(多媒体教室,2课时)+技能教学(网络教室,1课时)。A级学生基础较好,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较强。视听说课程有教师辅导,任务完成后可以自由拓展学习内容。读写译教学中,教师精讲多练。技能教学就是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的教学,是我校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而开设的特色课程,是对视听说、读写译课程的补充和强化教学。这门课程在网络教室进行,教师既可以系统讲练,也可以根据学生语言能力的弱点进行专项讲解和强化训练;可以进行能力拓展训练,比如演讲能力和口译训练。除课堂教学外,每周增加两课时的免费上机学习时间,用于学生预习新课、巩固旧课或自我拓展学习内容。

模式二:对B级学生按照一般要求的标准设计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我校的实施公式为:读写译(多媒体教室,3课时)+视听说(网络教室,2课时)+自主学习(网络教室或其他机房,课余)。读写译课程安排相对较多,在课堂教学中加大教师对知识点和练习的讲解量,增加操练的形式,其目的是针对该级别学生基础较弱的情况,以夯实英语基础为前提,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为最终目标。同A级模式一样,视听说教学在网络教师进行,有教师辅导;每周提供两课时的免费上机学习时间。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B级模式可以在第二或第三学期调整为A级教学模式。

4.2 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技能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按照技能可以分解为听力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翻译教学等五种教学模式,其中翻译教学又可以分为口译教学和笔译教学。技能教学模式包含的教学环节是:课前准备(准备教学材料、备课、制作和上传课件)、学生预习、教师讲解、互动练习、测试评价和作业布置。技能教学利用网络教室上课。技术手段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作文课,同学们可以借助电子词典的帮助进行写作练习,因特网、资源库也能提供写作所需的语言材料和方法指导。再比如口译课,网络教室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方便地满足影子训练、干扰训练、源语概述、译入语概述、视译、同声传译、交替传译等多种训练形式的需求。资源库中的资源随手可得,学生人手一台电脑可以方便地进行阅读、听力和口语训练,这些优势条件是传统教室所无法比拟的。

4.3 自主学习模式

按学习内容区分,我校设计了四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一是利用各大出版社与教材配套的在线学习系统学习,比如外研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清华社的《新时代交互英语》、上外社的《新理念大学英语》等;二是利用试题库资源和平台的考试训练系统进行自我测试训练;三是利用平台的其他课程资源、音视频资源进行自主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训练;四是利用Internet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对第四种学习模式的实施要特别加强管理和控制,网络上有浩瀚的资源,也最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学习效率的低下。相关部门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Internet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学生提供最有价值的网址,并设法从技术手段上对学生的外网访问作出限制。

在第二课堂的英语教学中,除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自主学习以外,还要重视资源的整合利用,发挥其最大效益,重点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设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调频发射系统,无论是光盘资料、网络教学平台还是Internet的音视频资源都可以通过调频发射播放。二是提倡利用移动数码产品学习英语。大多数学生手中拥有mp3、mp4、手机等移动数码设备,可以方便地下载学习资源,随时随地学习英语,进一步打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使外语学习无处不在。

5. 教学评价改革

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新的教学评价改革应该采用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多元化、智能化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评价体系。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学生通过计算机学习所获得的学分应占英语学习总学分的30%—50%(2004)。针对实际情况,我校制定了4+1+5的评价模式,即形成性评价占40%(主要包括网络作业、自主学习记录、平时测试等),口语占10%,终结性评价占50%。形成性评价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智能化形成性评价功能模块,通过设置评价内容和评价权重,实现系统对数据的自动统计分析,大大提高了形成性评价的可操作性,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量。

6. 结语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但是我国实施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时间还不长,如何利用好信息技术切实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市属地方本科院校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在广泛学习和借鉴成功经验的同时,不能盲从、复制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有特色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 北京:中国大学教学,2004.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6.

孟宪印. 市属地方学院大学英语教师英语四、六级机考语境下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初探[J]. 消费导刊,2009(4):161.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