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五大好处

2009-10-19 09:07詹国枢
经济 2009年9期
关键词:大会堂金融危机危机

一看这题目,有人要皱眉头了,老詹你这家伙,搞些什么名堂!别人都在大谈金融危机的危害、成因和走势,谈如何积极应对,怎么走出困境,你却在此说一通金融危机的好处,而且不是一好两好,竟然列出五好!是不是文人臭毛病,为赋新词强说愁,没话找话凑文章呀!

当然不是当然不是,我哪有那水平?写此文章,发明权并不在我,而在笔者近日参加的一些研讨会报告会和读书会,发言者报告者和讲课者们,从唯物主义辩证法一分为二原理出发,认为金融危机虽是坏事但也或多或少对推动发展有这样那样的好处。笔者一旁洗耳恭听,越听越觉得言之有理,越听越感到茅塞顿开,于是略作整理,兹记于下。

其一:有利海外出击。

过去咱们也提倡企业要走出去,可喊了多少年也走了多少年真出去的没几个。原因何在?一是动力不足,不想出去。二是阻力太大,人家不干。如今好了,老外们日子紧紧巴巴越来越不好过,欢迎你还来不及哪顾得上推三阻四磨磨唧唧?过去稍微有点儿价值的东西就怕这怕那不想卖给你,如今只要出钱,啥玩意买不回来?乘人之危是个贬义词可理确实是这个理儿,该出手时就出手咱们赶快出击呀如今正是好时机。

其二,有利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这话,也是喊了多年却收效甚微。一方面经济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另一方面结构调整却越来越难,因为大家日子都好过了谁还顾得上合理不合理调整不调整呀,何况你要调他也不干你根本调他不动。只要市场好,优的胜不了,劣的汰不掉。如今嚓一声,危机来了,环境突然严酷,该死的他不死就根本活不下来,不该死的苦熬苦撑九死一生他指定还会活下来。暴风雨哗啦啦一阵猛浇猛打,剩下的肯定都有相当生命力。

其三,有利凝聚人心。

最难忘年初开“两会”,在大会堂听温总理作报告,现场气氛说悲壮严重了点但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一点儿也不过分。国难来了,危机当头,个人之间小摩擦小矛盾啦上下之间小隔阂小意见啦也就算不得什么啦。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大会堂里,数千人齐刷刷站起来齐声高唱国歌,那场景真是令人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其四,有利文化发展。

经济出现危机之时,正是文化繁荣之日。此话并非杜撰而是有很多事实作为依据。远的不说且说1929年那场危机,此时美国虽没现在风光但受危机冲击一点不比如今这一回弱,然而好莱坞就在那年却突然火了起来,不但搞了首次奥斯卡评奖而且自此一发不可收拾越干越猛。与此同时东海岸的百老汇也是相当热闹,咱梅兰芳到那里一演俩星期真个儿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为什么呢,其实想想也明白,因为正因为危机,人们更需要心灵的鸡汤来抚慰受伤的心灵呀,何况文化的发展不消耗资源不污染环境投入少产出多端的是朝阳产业。

其五,有利扬我国威。

就在全球经济一蹶不振,一个又一个国家垂头丧气之际,风景这边却格外美好。危机闹得最凶的去年第四季度,世界经济五强,只有中国保持GDP正增长!当年我国经济增长率高达9%,2009年又将是令全球吃惊的8%左右!“中国给世界各国打了一剂强心针!”“中国的增长为全球经济作出巨大贡献!”确实不是溢美之词真是发自肺腑,可以说咱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来没有如今这危机袭来时在全世界这么高昂着头如此扬眉吐气!

金融危机当然是坏事这没的说,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承受甚至欢迎危机。但危机既然来了咱就“接受它,迎接它,应对它”呗。不是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么?辩证地对待危机,在危机中寻找契机,在不利中看到有利,岂不是既有利于全国人民提振信心,也有利于各条战线寻找机会战胜危机吗?

开栏的话

从本期开始,本刊开辟一新栏目“老詹说经济”。老詹者,《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也。老詹其人,现虽供职《人民日报》,早年间却在《经济日报》当差,做了二十多年跑经济的记者。此人一大特点是喜欢琢磨事情——当然不是人事而是物事,即经济之事。琢磨日久,渐有所得,由实践上升成为理论,便喜欢形诸文字,写一些老百姓喜欢看也看得懂的经济散文。正因此,若干年前,本刊曾约请老詹开了一专栏“深义浅析”,以记者之通俗文笔,说经济之深奥理论。专栏一出,大受欢迎,尤其一些喜欢经济理论而又不大清楚经济理论是咋回事的读者,看得津津有味。如今我们请老詹再次出山,还说经济问题,还用通俗文笔。究竟效果如何,咱们骑驴看唱本,且走着瞧吧。

猜你喜欢
大会堂金融危机危机
人民大会堂对外开放幕后
人民大会堂对外开放幕后
一座大会堂的消失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人民大会堂建造之谜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