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衰老调控及梅花插花技艺初探

2009-10-20 09:05阚中英何桂根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绿萼花枝插花

阚中英 何桂根

梅花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原产我国,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梅花初春之季叶前开花,具浓郁香味。除露地栽植于庭院或与水、路、草坪、石、地形、建筑等配置大量栽植于园林风景区外,还可用于盆栽、梅桩和切花等。我国的梅插花技术源远流长,早在南北朝(公元420~490年)已有关于梅插花之诗作,近年来,全国性的梅花节及地方梅展已将艺梅赏梅提到新的高度。为此根据梅花的应用特点,对梅花在短期贮藏保鲜上作初步探讨。

1 梅花衰老调控试验

1.1材料与方法

1.1.1材料与处理。供贮藏实验的梅花花材为‘小绿萼采自南京梅花山。剪取长30~40cm、着花较一致的花材带回实验室,以5%SUC+250mg/kg 8—HQC预处液脉冲浸基处理2h后,插入去离子水中湿贮于0℃冰箱,10天后取出瓶插于去离子水中,每瓶3枝,每组3瓶,在13℃#RH—76室内进行瓶插试验(即PS);CK为清水对照。

1.1.2瓶插品质测定。瓶插当天记为0天,每2天测定花枝鲜重,并记录每枝处于蕾期、盛开期及萎蔫期的花数;“密花晚粉”瓶插2天时进行MDA的测定。

1.2结果与分析

从品质指标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SUC与8-HQC配合处理,保持但不显著提高梅花的品质,如开花当天及第2、第4天后,开花率分别比CK提高6.2个、2.77个、2.1个百分点;贮后2天、4天,花蕾保持率分别比CK提高4.31个和2.07个百分点;经预处理4天,萎蔫率比CK降4.58个百分点。表明预处理及低温贮藏对‘小绿萼品质保持有一定作用,但对提高瓶插品质及寿命尚需进一步探讨。

此外,测定了盛花期的MDA及萎蔫期的MDA分别为10.058Mmolg-lflo,证实了膜过氧化物MDA可以作为梅花衰老的生理指标。

1.3结论

预处理及短时间低温湿贮可以维持‘小绿萼的观赏品质,但对提高品质的效果并不明显,应进一步探讨,但短期贮藏结合预处理为促进梅花的贮运技术探讨提供了可能。

2 梅插花艺术赏析

梅花抗逆性强,能傲雪凌霜、冒寒而开,传统的梅配花、配叶有松、竹、梅、兰、菊。把松、竹、梅配在一起称“岁寒三友”,把梅、兰、竹、菊配在一起称为“四君子”,这些均体现了梅花的花精神,同时迎春、瑞香、山茶也为梅花的理想配花,近年来常把雪柳、满天星、天门冬、文竹等作为梅的配花配叶,瓶插时体现梅冰清玉洁的品质。

梅花插花可用瓶式、筒式、盆钵式、盆景式、花篮式、花束式、情趣式等多种方式,一般采用敞口式、深色、古雅的花瓶插花,梅宜放置在明窗之前、净几之上,在晓日、晚霞的照射下粲然开放,也可放在厅堂横案上,或者古庙的大雄宝殿佛像之下,用大梅枝插入瓶中供奉,玉洁冰清,无限瑞丽。在现代家庭中书房、客厅、卧室均可用梅花来装饰、点缀,不但可以欣赏它的姿色、体会梅特有的神韵,还可以领略它的芳香。

3 插花特色与创意

梅花插花需要强调自然、统一、协调、简练的原则,宜选用敞口瓶,枝条不宜过多过密,品种也以1~2种为主,忌臃肿、繁琐。要讲究插花艺术,各花枝之间要有主次之分、有高有低,做到参差有致而又浑为一体。总之梅插花宜古、宜拙、宜疏、宜斜,如能做到与环境协调就更好,对于不同的梅花品种如色香型均为上等的佳品“粉皮宫粉”与松、竹、兰、菊配置可用瓶式、筒式、盆景式插花,作为出口梅花需考虑东西方不同的赏花习俗和特点,如作西方大堆头式插花,花枝要繁密,如“扣瓣大红”、“双碧垂枝”再配合大的配花如色泽淡雅的百合、牡丹、玫瑰等,可以插成瓶式(圆形、新月形)、盆钵式和花篮式等。

(收稿:2009-03-25)

参考文献

1、 陈俊愉,梅花漫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

2、 张艳芳,梅品集锦,花木盆景,1997,2:15-16

猜你喜欢
绿萼花枝插花
插花吟
花枝俏
花枝俏
刘峰
绿萼
花枝俏
绿萼
插花由易到难
青梅依旧在,竹马走天涯
插花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