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外语学习焦虑 提高英语教学实效

2009-10-22 08:13
商情 2009年21期
关键词:外语学习教学实效

朱 敏

【摘 要】本文从分析焦虑的种类和外在表现入手,探讨了英语教学实效和焦虑的关系以及运用情感功能减轻学习焦虑的策略。

【关键词】焦虑感 外语学习 教学实效

一、外语学习焦虑

1.外语学习焦虑的定义

焦虑(anxiety)是一种心理异常,是个体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信心和自尊心受挫,或使失败感与内疚感增强,形成一种兼有担忧和恐惧的情绪状态。Oxford认为外语学习焦虑是一种在特别情景下的焦虑,是学习者在对目的语的学习尤其是运用过程中产生的害怕心理,是影响外语学习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外语学习焦虑主要表现为学生对自己外语交际能力的过低评价,从而在外语学习中感到紧张和畏惧。

2.外语学习焦虑的种类及外在表现

Horwitz等研究者在把外语学习焦虑作为语言学习过程中独立的焦虑现象的研究中把外语学习焦虑分成三个部分:一是交际畏惧(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这种畏惧主要体现在听说方面,学生在大脑里形成并能够用母语清晰表达成熟的想法,但因为英语词汇的不足而造成表达的恐惧和受挫,同样在交际中,学生如果听不懂别人说的英语时也会感到畏惧。二是考试焦虑(test anxiety),考试作为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工具而被使用,在教师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考核评估时学生产生的焦虑即为考试焦虑,是学生害怕失败的焦虑。三是否定评价恐惧(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主要源于学生自信心不足,害怕听到别人对自己不良的评价。

在课堂上,典型的外语学习焦虑主要体现为语音变调、回答问题有“冻僵”的感觉、忘记答案或刚学的单词、沉默不语、避免与老师目光接触、装成粗心的样子摆弄衣服、逃课等。在考试过程中多表现为考前坐立不安、失眠或熬夜;考试时手心冒汗、注意力不集中、漏题或看错题。

3.外语学习焦虑的主要原因

(1)教师及其教学方法

教师教的态度和方法对学习者的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语言教师,如果过于严厉,势必造成课堂气氛压抑紧张,使学生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同时,教师给学生的难易度也是导致焦虑的重要因素,如在全班同学面前口头表达,多数外语学习者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焦虑。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的焦虑也不相同。

(2)学习者的主观因素

同在一个教室里,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教师,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对语言的习得程度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存在心理或生理缺陷,有的性格内向偏执,有的智力水平偏低,有的自信心不足,有的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不够,有的受方言影响而无法克服某些语言障碍,还有些对外语学习持排斥态度。同时,研究还表明,女性的焦虑水平高于男性,而且对英语成绩的影响存在正相关。

(3)文化因素

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了解相关国家的文化风俗,而这些文化与伴之长大的文化存在差异甚至冲突,这使得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焦虑甚至排斥。如果不认同目标文化,焦虑程度往往较高;同时,如果学习者对某一语言群体或者目标文化过于认同,担心在目标文化中失去自我与个性,也会产生焦虑感。

二、外语学习焦虑与外语学习的关系

积极的情感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而消极的情感会影响学习潜力的再次发挥。作为一种非积极的情感因素,外语学习焦虑与外语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哲学上内因外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来看,如果作为内因的学习者受自身的主观消极影响过大,那作为外因的教师,教材,教学方式等对其学习也就收效甚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体会到,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不理想不仅仅是因为学生对知识本身掌握不够,还与其在考试过程中过于焦虑而使信息加工过程紊乱有很大关系。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各方面其实就是对信息的系统的认知、处理、编码和表达,在这过程中,学习者自身的主观情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在阅读,翻译,写作方面焦虑感要轻些;而对于强调交际性的听说方面则较为恐惧。有研究者指出,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即中等程度的焦虑对提高学习效率有利,能使学生维持适度的紧张状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过高过低都对学习不利。焦虑水平过高会引起学生过度紧张,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干扰其认知活动;焦虑水平过低,则激发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注意力也不能高度集中。

三、减轻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策略

1.转变教师角色,引发积极情感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尽管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参与课堂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掌握书本知识为目的。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到教与学的密切关系,语言教育更要强调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体验和知识转化为重点学,教师只是组织者和语言输入提供者。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转变观念,强调情感因素的影响,重视学生情感的表达,以合作者的身份真诚的理解和接受学生及其观点,师生互教互学,教学相长。如果外语教学能知情合一,就能摆脱这种师生缺乏交流,机械传授语言知识的沉闷课堂气氛,形成一种学习者积极参与表达自己,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

2.注重教学方法,丰富学习活动形式

过多地使用测试、竞争性的课堂教学方式、师生间的交流方式以及过多的纠错都可能导致焦虑。悉心熟悉教材,精心策划,采取启发式激励式、诱导式等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最直接途径。英语语言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创设真实情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教师需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交流思想,为完成学习任务出力,取长补短,这种合作学习可营造积极地课堂气氛,同时照顾学习者个人,有利于减少焦虑感。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境中去领悟、去运用语言,帮助学生克服焦虑心理,提高教学效果。

3.积极评价,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和自尊心

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强弱直接影响其语言学习效果。教师应保护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让学生愿意表现自己,正面接受教师的评价;教师绝不能挖苦讽刺学生,打击其积极性,令其丧失自尊和自信;对待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能简单地给与 “yes”或 “no”的评价,而要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地信息,享受学习乐趣,这样焦虑感自然就会降低。

参考文献:

[1]Jane Arnold.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2]刘润清.决定语言学习的几个因素[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2).

[3]王银泉,万玉书.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猜你喜欢
外语学习教学实效
浅析文化差异对外语学习各方面的影响
由文化差异引起的外语学习障碍及其解决方法研究
刍议“互联网+”背景下的外语学习环境
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
如何看待有效课堂环境构建是有效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思路
试论如何利用结课技巧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实效
巧妙运用微课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频次作用对外语学习者书面产出的启示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