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2009-10-22 08:13杨会林
商情 2009年21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新课程策略

杨会林

【摘 要】有效的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追求的目标,本文分析并提出有效教学的三个策略,在教学准备阶段的策略、在教学实施阶段的策略、在教学评价时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 有效教学 策略

如何提高体育课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专家、学者和广大体育教师共同关心和探讨的问题。回眸几年来课程改革的历程,学校体育教学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惊喜与担忧、清新与困惑、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情感体验之间的矛盾始终伴随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重现象轻本质,重形式轻实质,好看不实用的,热闹而低效的体育课冲蚀在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干扰了许多体育教师的视听,严重地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呢?

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就体育与健康课而言,一节体育课是否有效主要看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的效果好不好。因此,加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不断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怎样才能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呢?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解决问题的方式,下面把体育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来探讨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在教学准备阶段的策略

准备阶段的策略,主要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处理问题的行为,也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教学准备也称做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设计是实现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之一。体育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了确保体育课有计划地进行而筹划的教学活动。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把体育课程目标具体细化为单元教学目标。从操作层面上讲,教学设计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方案,具体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写”在头脑的教案。我们在体育教学设计前,应明确两个问题:其一,学生的实际。它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知识、技能的储备、学习习惯、方法等。其二,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或心理和动作等方面必须达到的状态,对这种状态的把握,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排序、改造、补充等,筹划开展有效教学的具体方式,它包括课程的结构,采取的教学方法,创设的教学环境,设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对策等。

二、在教学实施阶段的策略

教学实施阶段的策略,主要是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行为策略。新课程下教师有效教学的行为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谈,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是扼杀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要教”。因为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如以高中足球为例,我们用少量课时进行足球的基本技术的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教学比赛。让学生在自由组合的比赛中,自我锻炼提高,从比赛中感觉到技术的不足,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教学比赛中产生对足球的浓厚兴趣,把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锻炼中。完成“要我健身”→“我会健身”→“我要健身”过程的转变。又如,我们在耐久跑教学时,除了教学生跑的技术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控制跑的速度,掌握间歇时间,如何缓解“极点”,以及跑后如何消除疲劳补充营养等,使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学知识,并且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形成他们自己的锻炼能力。

第二,教师在教学中富有热情。为了实现中学体育有效教学,引导师生积极情绪就显的十分重要。富有热情的体育教师,会去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会去探索、研究、发展自己所爱的学科;会不断地学习、扩展知识视野,深化对学科的掌握,会去积极探索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体育有效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评价时的策略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不仅关注学生体能的增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的行为、态度、情感、价值观。因此,与此相适应的评价是从定量测验转向将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不仅要注意绝对性评价,而且要重视个体性(发展性)的评价。在体育成绩评定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体育基础,学习行为态度,进步与发展。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对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时,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有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评价等。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人和团体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新课标对中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体育教师应在对体育新课程理念和课堂教学有效性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教学的理念、教学策略和师生观等方面提高认识,实施有效的教学。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新课程策略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Passage Four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