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

2009-10-22 08:13王莉英
商情 2009年21期
关键词:写字识字书写

王莉英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一、多读,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在读中超越教材

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环节。要让学生真正感受作者的情感,深入理解课文,学生必须不断地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投入到教学内容中去。在指导过程中,使学生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教师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时,才能引发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才能引导学生在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心灵超越教材,敢于质疑,有着独特的见解、主张。尤其对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文章,让学生在朗读中去品味、去赏析。深深领悟文中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赏析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师生努力超越教材,在读中去感悟,在读中去领会。

但是有不少教师由于对《新课程标准》中的诸多概念理解不透彻,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他们只注重形式,即在课堂上不顾教学内容,凡教必演、乐此不疲,致使表演过多而失去了教学内容的主次。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培植学生的灵魂之根,只有在朗读中与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时,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积累,在积累中去学习、去超越自我

记忆是语文教学的又一大特点,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情感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创造思维能力。语言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它给人起着传情表意的重要作用。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说话的逻辑性是否强烈,是否能够吸引听众,关键在于他用词是否准确,语言表达是否流利,是否具有说话的艺术美。学生只有不断积累好词佳句,才能在阅读与记忆中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我们所说的记忆,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与作者发生情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在想象、理解、联系生活的基础上去记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要指导学生丰富语言和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以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

三、多识多写,正确书写是小学教学的基础

识字、写字是小学教学的奠基石。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由此可见,识字和正确书写是多么重要,要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必须重视识字、写字教育,学生大量阅读,积累的基础先是识字。我们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基础上,还要求他们正确书写汉字,要写好汉字,首先,要有正确的书写姿势。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比写字本身更为重要,要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首先要规范书写姿势,这是良好书写习惯形成的先决条件。”其次,要学会正确书写汉字,这就要掌握汉字书写的难点,认识一个字容易,写好一个字很难,我们要多观察、多分析、多体会,不断归纳总结,当跟脑、心、手达到统一时,才能悟出妙法。对学生的书写要严格要求,掌握汉字的造型结构、笔画规则,多仿字贴,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审美欣赏能力,唤醒学生书法灵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写字识字书写
学写字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写字
识字谜语
写字大课堂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