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

2009-10-22 08:13严占龙
商情 2009年21期
关键词:课改实验教学能力

严占龙

【关键词】课改 实验教学 能力

一、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它们的观察能力

兴趣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与问题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在观察这些物理现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说明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条件和特征。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不仅成功地诱发了学生的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识图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本中各种各样的光路图、形态变化图、电路图等,都是从画图、识图及画像与实物转化的角度,训练学生对物理规律掌握的程度。换句话说,也就是靠想象来认识物理规律,然后靠作图来进行分析、判断的。由于想象的材料来源于实践,与感知、记忆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画图、识图、观察图表和模型等来帮助学生对没有直接感知过程、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产生清晰的表象,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扩大知识范围,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

三、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

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种特征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只有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的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课堂讲评小实验、小制作,可以创设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并使班级中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引导学生把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对小实验、小制作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小实验、小制作的学习达到某种程度的互补。

四、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中学物理实验又是学生将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法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每次做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只有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才能独立动手实验,打好实验的基础,

五、注意对实验的分组归类,使学生知识的储备进一步系统化

只有系统性、条理性强的知识,才便于学生掌握和迁移。在总复习中可以将原教材中实验内容的章节次序打乱,重新归类为如下几部分:观察物理现象,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物理量的测量,验证物理规律。实验分组归类,是在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用实验的方法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配合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打破教材中实验内容的章节,重新分组,目的是避免学生套用一种方法和方式学习物理知识,使学生灵活地运用各种仪器,各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解决实际问题。在归类分组实验中,还可以及时补充对比性或综合性的实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猜你喜欢
课改实验教学能力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