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09-10-22 08:13赵忠元
商情 2009年21期
关键词:生产力资本主义人权

赵忠元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兴趣

一、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多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如复习生产力概念时,可用电教媒体展示生产力的标志生产工具,石器——金属工具——铁制工具——机器大生产,让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会带来社会形态的变革,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启发学生对社会发展史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思维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疑问为起点,疑问是激发思维的动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一个大胆的质疑精神,考虑问题时要有“标新立异”的构思,只有这样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如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本质中共同富裕这一内容,设问:(1)国内各省区富裕程度是否相同。(2)同一区域内人们是否存在贫富悬殊。展示相关图片资料为学生观点作证,然后道出“共同富裕”的内涵,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理解这一内容。

三、对历史事实加以比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针对学生求知欲强的特点,在讲授时尽量运用学生所学知识,满足学生的要求,如在讲“社会主义制度必然战胜资本主义制度时”,有学生就会问:“为什么社会主义还没有资本主义发达呢?”我们就必须用学生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作一个纵向比较,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表现,从资产阶级革命到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今天已经走过了四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而社会主义中国从成立到现在才只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从资本主义世界看,世界经济GDP排名一直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前列,而中国GDP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一百多位上升到现在的世界第六位。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认识到社会主义中国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发展到这种地步,主要在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社会主义国家能整合全社会的人力、财力,主要是一大批热爱祖国的高素质人才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只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多做贡献,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四、用生动形象的漫画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运用漫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霸权主义的表现”时就提到人权高于主权的表现,除采用大量数据来表明外,就可采用漫画的方式,一边是布什大力鼓吹人权高于主权的重要性,另一边布什驾驶飞机在空中投放精确导弹,飞机下面是伊拉克和阿富汗贫民百姓。这表明美国政府一方面高谈人权,另一方面又在践踏人权,只是打着人权的旗号,实施霸权主义嘴脸。这比抽象的说教要生动形象得多,让学生从现象了解本质,又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生产力资本主义人权
数字时代的人权何以重要:论作为价值系统的数字人权
来不及生产力
我国发表《2018年美国的人权纪录》《2018年美国侵犯人权事记》
微软向人权高专办提供500万美元 利用新科技帮助实施推动人权项目
应投资于教育以提升生产力
人权蓝皮书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反腐败
也谈资本主义一词的使用
不要给资本主义过多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