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演示实验

2009-10-22 08:13陈凌云
商情 2009年21期
关键词:演示实验生物学中学

陈凌云

【关键词】中学 生物学 演示实验

中学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如能结合课堂演示实验来讲授新的知识或者复习一些旧知识,学生就容易接受和掌握了。演示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直观教学手段之一。

一、中学生物演示实验教学的现状

生物学科主要研究生物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几乎每节课都穿插了实验内容,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生物学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我校在这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添置各种必备的实验设备和实验用品,并对在实验过程中尚缺的用品及时添置,以满足教学的要求。同时各老师对实验的重要性认识还是比较充分的。

二、课堂演示实验的艺术性

在初中阶段所涉及到演示实验一般都比较简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演示实验内容的特点不同,教学方式可做相应的改变。

1.验证式实验,即先授课后实验。教师可先列举一些生活实例,启发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在学生思考、讨论并获得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再通过演示实验,一一加以验证。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同步式实验,即边授课边实验。在教学过程中,边讲解,边实验。这样,可使学生直观、形象和深刻地掌握显微镜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作用。

3.探索式实验,即先实验后讲授。例如,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中,先让学生观察活鲫鱼在水中的运动状态,然后分别剪掉它们的胸鳍、背鳍和尾鳍,再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状态的变化。学生们看到剪掉背鳍的鱼会失去平衡而侧翻,剪掉胸鳍的鱼只能向前游动而不会转弯,剪掉尾鳍的鱼游动速度明显减慢、身体摇摆不定。通过这些直观现象使学生极为容易地掌握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教师在加以讲解,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三、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意义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通过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现象,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学习,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旦被调动,接受知识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2.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科学研究表明,人们从语言形式获得的知识大约能够记忆15%,而同时运用视觉、听觉则可接受知识的65%左右。因此,通过课堂演示实验讲授生物学知识,能使学生的学习走近路,走直路,用较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3.传授学生生物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演示实验的思路、设计方法、实验设备、实验仪器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说明。通过演示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和掌握生物学科学实验的基本思路、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生物科学事业奠定一定的基础。

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中应当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的全局性。教师应备好每一个演示实验,不可忽略每一细节,力争做到实验准确无误,授以学生科学的知识和实验技能。

猜你喜欢
演示实验生物学中学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探究“蓝瓶子”实验最佳的课堂演示反应条件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