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问题 立足课堂

2009-11-05 08:53杨炤岑
甘肃教育 2009年19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途径实践

杨炤岑

〔关键词〕 校本教研;目标;途径;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10(A)—0009—01

近年来,随着调整现行课程政策的实施,学校一般要开设国家级课程、省级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展校本课程,首先要开发校本教材,因此,学校要有进行校本教研的意识和能力,也给了学校更大的教研自主权。但是一些农村偏远地区的中小学,进行校本教研的意识淡薄,或者根本没有进行过类似的教学研究活动。那么,农村中小学校如何进行校本教研呢?笔者认为要结合校本教研活动的理论知识,按照本校实际,以本校教师为主体,以本校学生为本,提高学校教学研究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一、校本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教学

校本教研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是进行校本教研首先要理清的思路。如果对此认识不明确,定位不准确,教研活动就会走入误区,既浪费时间也浪费精力,将会得不偿失。

每一所学校因其历史传承、人文环境、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不同,在选择校本教研主题和形式方面也应当是不同的,不能照搬其他学校的经验,而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学生的状况综合考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

学校如何确立研究主题呢?笔者认为,要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出发,解决教学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如,“如何设计有关课例”、“如何备课”、“如何转化后进生”、“如何教育留守儿童”、“如何管理班集体”、“如何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等。这里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学生。对于教师而言,主要有:“重点如何落实”、“难点如何突破”、“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课堂训练如何处理”、“课后作业如何取舍”、“对后进生如何辅导”等;对学生而言,主要有:“本阶段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如何进行巩固和复习”、“如何调控学习心理”等。

发现问题,确立主题。问题是校本主题教研的出发点,问题的设计要与教学实践直接联系,这些问题必须是教师最棘手的教学问题,是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典型性,是共性问题,是多数人(教师或学生)的问题,还要考虑到问题的层次性和特殊性。问题要有潜在的价值,解决后能促进教师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行为。问题的设计还要有解决的可能性,所选问题通过校本主题教研活动能得到解决或局部解决,难易程度适中。

二、校本教研的途径是立足课堂

解决了校本教研的主题之后,随之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样进行校本教研,是教师埋头于理论书籍之内搞研究、写论文,还是请专家教授搞讲座、学校教师走出去“取经”呢?笔者认为,校本教研一定要立足课堂,在课堂上发现问题,经过学校教师的研究,最终要在课堂上合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这才是校本教研的关键所在。

对确立的研究内容,先由一位教师根据对该研究主题的理解,进行一次备课、上课、评课和反思教学活动。重点交流自己在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及遇到的问题,每位组内教师都参与全程活动,并进行总结、反思、研讨。

在经过商讨、反思之后,每位教师要在课堂上去检验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作出调整和补充。教师进入真实的课堂,面对不同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课堂上发生的各种教学事件,及时、灵活地处理教材,调整方案。通过实践检验教学方案的有效性,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同题组的人员在听课的过程中也会发现问题,观察思考所设计的方案是否有效,执行是否合理及其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与合作者的交流,不断加深对教学实践的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

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区别于教育理论工作者搞科学研究的地方在于,校本教研必须在实践中形成和完善,这是最基本、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即教师通常是通过各种“研究课”来探讨、研究、解决教学问题,完成其“研究”的任务。

在校本教研的形式上,可以采用参与式、对话式、合作研究式,一些农村学校特别是人口稀少地区的山村小学,由于学校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进行校本教研在人力、信息等方面来说有很大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几所学校合作,或以中心学校为依托,搞区域性合作,甚至相邻乡镇学校可按学科成立区片联合教研组,定期就共同问题开展讨论与研究,推动教学研究活动。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途径实践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让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气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