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四季判断

2009-11-13 03:54安淑霞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南半球季风北半球

安淑霞

摘要:季节变化首先是一种天文现象,然后是气候现象,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本文主要谈一谈四季的判断问题。

关键词:四季;判断

很多高考题中涉及到四季的判断问题,例如:2007年全国卷Ⅰ第8题;2007年天津文综卷第4题等等。教师应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四季的一般知识及如何利用地理事物判断季节。

一、四季的产生

所谓春夏秋冬季,严格地说只是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出现的现象。它们的差异主要是地面接受太阳能量的多少。接受太阳能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越大,地面上单位面积获得太阳能量就越多,反之就越少。相同条件下,白昼时间越长,地面上单位面积获得太阳能量就越多,反之就越少。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地球公转时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随着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就南北移动,结果引起了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产生了四季的更替。

二、四季的划分

1.天文四季。这是以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为依据划分的四季。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春秋两季是过渡季节。天文四季不甚考虑实际气候的寒暑情况。

2.我国传统划分的四季。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为四季之首。这种四季,符合天文条件,即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时间最长的3个月是夏季;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的3个月是冬季;其余太阳高度、白昼时间适中的6个月为春秋季,但同样与实际差别较大。现在北温带许多国家一般把3~5月定为春季;6~8月定为夏季;9~11月定为秋季;12~2月定为冬季。

3.西方国家的四季。在西方国家习惯上以“两分”、“两至”,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之首。它仍是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为依据,在时间上比我国传统四季推迟约一个半月。

三、季节的判断

1.根据地轴的倾斜方向判断。在“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上看地轴的倾斜方向判断,一般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地轴左斜左为冬至,地轴右斜右为夏至。再根据从北极俯视逆时针方向的判断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

2.根据等温线的弯曲判断。同一纬度,海洋上的气温高于陆地,海洋上的等温线凸向高纬,陆地上的等温线凸向低纬,为北半球的冬季,反之是北半球的夏季。也就是根据“陆南点南,陆北点北”原则,即陆地上等温线(相比同纬度的海洋)若向南凸出,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对于此时的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陆地上等温线(相比同纬度的海洋)若向北凸出,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对于此时的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3.根据日出日落的方位判断。太阳从正东方升起,在正西方落下,表明昼夜平分,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表明北半球白昼时间长于黑夜,为夏半年,南半球白昼时间短于黑夜,为冬半年;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表明北半球白昼时间短于黑夜,为冬半年,南半球白昼时间长于黑夜,为夏半年。

4.根据雪线高低判断。季节的气温不同,引起高山永久雪线高低的变化。同一座山脉其他情况相同时: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雪线升高;冬季,气温低,雪线低。

5.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判断。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位置偏北为北半球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位置偏南为北半球的冬季。

6.根据风向判断。有些风向是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无论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还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季风,季节性都很强。东亚季风:东南季风为夏季;西北季风为冬季。南亚季风:西南季风为夏季;东北季风为冬季。 澳大利亚北部季风也很明显。夏季(1月),西北季风;冬季(7月),东南季风。

7.根据植物景观判断。冬小麦的播种季节为当地的秋季,收获季节为夏季;春小麦的播种季节为春季,收获季节为秋季。有些自然带特别是热带草原带(萨瓦纳带)植物景观季节变化很明显。夏季雨量充沛,花草茂盛,充满生机;冬季干燥,草木枯黄。

8.根据气压中心判断。因下垫面的热容量不同,在不同季节气温高低不一样,使有些气压带被切断,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副高被热低压切断,副高只保留在海洋上,北太平洋为夏威夷高压,北大西洋上为亚速尔高压。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冷高压切断,使之只保留在海洋上,北太平洋为阿留申低压,北大西洋上为冰岛低压。

9.根据洋流判断。有些洋流由于定向风的季节变化而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以北印度洋为例:海水自东向西呈逆时针方向流是由于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海水自西向东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是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而致。

10.根据海水盐度的变化判断。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此外还受洋流、河流淡水稀释等因素的影响。如长江口及杭州湾地区,当2.8%等盐度曲线离陆地最近时是冬季,主要原因是2.8%等盐度线接近陆地,说明淡水的稀释作用不强,河水水量小。

11.根据太阳光照图判断。不同季节,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线与经纬线的位置关系不同,根据某时刻地球的光照状况,或晨昏线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根据昼夜长短情况可以判定季节。

12.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速度判断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时速度最快,太阳直射南半球,为一月初,即北半球的冬季;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速度最慢,太阳直射北半球,为七月初,即北半球的夏季。所以明确了近日、远日点的特点,也就知道了季节和地球公转速度的相应变化。

13.根据日出日落的时间判断。日出时间为6时,日落时间为18时,是春分日或秋分日;日出时间早于6时,日落时间晚于18时,则白昼时间长于12小时,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日出时间晚于6时,日落时间早于18时,则白昼时间短于12小时,是北半球的冬半年。

14.根据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判断。世界上大多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雨水,而降雨量往往存在季节差异,所以河流的流量随季节而变化。例如:当我国长江下游河段流量增大时,恰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期;尼罗河水量大增时是北半球的夏季。

15.根据降水类型判断。我国华南地区的锋面雨在春秋两季,台风雨在盛夏;我国北方降水的锋面雨在夏季,午后的对流雨在夏季。地中海气候区的气旋雨在冬季。

16.根据渔汛判断。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渔场,其渔汛也冬夏不同。墨鱼汛为夏季,带鱼汛为冬季。

17.其他。①根据动物迁徙判断。②根据畜牧业生产活动判断。剪羊毛季节在初春,配种在冬季。③根据北斗星斗柄指向判断。随地球公转,北斗七星(大熊座)绕着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运动,斗柄的指向也就随季节发生变化。根据斗柄指向可判断季节。我国古代就有“斗柄指东,天下皆春”之说。

猜你喜欢
南半球季风北半球
北半球最强“星空摄影师”开工啦
悉尼中国城:南半球华人生活缩影
澳大利亚:南半球的动物王国
南半球有个奇异国
南北半球天象
绿水青山图——海洋季风的赞歌
户撒刀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家住南半球
为什么南北半球的季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