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管理与转化

2009-11-13 03:54李增风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后进生人格家长

李增风

后进生问题是困扰学校教育教学的难题,它对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是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不断探讨的课题。因此,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用“母爱”获得他们的信任,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

后进生在日常生活中、教学工作中经常遇到。后进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纪律与优秀生相比,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他们所处的环境,应得的关心和爱也有一定差距。但是,任何学生在人格上应是平等的。后进生也有自尊心,也有被师生爱护的愿望,他们希望得到社会、家庭、学校、老师的一视同仁。尊重人格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得到应有的尊重是人类个体基本的精神需求,教师如此,学生同样如此。我国有一句俗语说“好言一句三冬暖”,因为尊重能给人温暖,给人鼓舞,给人心理上的平衡,使人感到友善,产生信赖感。后进生往往由于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经常受到家长、教师的训斥、惩罚,同学的指责和嘲笑,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一定的伤害,表现为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对事情漠不关心,经常顶撞老师、家长,他们大都存在着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这时,后进生最缺乏的、最需要的是爱和信任,教师哪怕仅仅是向学生投去鼓励的一瞥,学生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

二、尊重后进生的人格,热爱、关心后进生是转化的关键

教师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是产生后进生的主要因素。一些教师常把后进生说成“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这严重伤害了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多和他们接触、交往、谈心、交朋友,用爱来感化和关心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可亲,学习有趣,这样才能重燃他们自信的火花,扬起希望的风帆。在日常教学中,任课教师要有意将较容易的问题留给后进生,让他们能够展现闪光点,获得表扬鼓励。对后进生的帮扶要不厌其烦,对他们的作业要尽量面批,并帮助他们完成较难作业,逐步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一位教师如果能用自己崇高的爱,对学生关心备至,用自己的真情滋润他们的心田,那么后进生一定乐于亲近教师,在思想上也愿意和教师交流,那么,他们一定能转化为优秀生。

三、发挥班集体的互相促进作用是后进生转化的重要环节

学生有着相同的年龄特征,他们长期生活在一起,思维、心理活动比较接近,交流起来更加方便。因此班集体的伙伴互相促进作用对后进生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探索帮助后进生的最佳方法,如:小组帮,让学生自由结小组,进行小组比赛,多给后进生参与的机会,增强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同科帮,安排同科的优等生与后进生同桌,以促进同科帮的实现:优差帮,结对子,使后进生各科有人帮。作为教师,应该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站在学生的角度、立场上想一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去帮助他们,精心呵护每一棵幼苗使其能茁壮成长。

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是后进生转化的重要条件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后进生的转化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谈、举止都影响着孩子品质和思想的形成。因此,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首要的是家长的言行一致,言传身教。在教育内容上,要用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影响、感染孩子;在教育方式上,要民主而不放任,严格而不迁就,宽松而不溺爱,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能给孩子施加过重压力,尊重他们的选择,善待他们的特长;要关注孩子的思想行为细节,体察他们的行为变化。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步进行,教师要和家长沟通,帮助家长全面了解情况,达成共识,相互体谅,要及时报告孩子的进步,学生的优缺点应对家长和学生当面指出,让学生和家长共同感受到进步的喜悦,都能感受到学校的关怀。教师每次家访的目的、要求要具体,达到次

次有收获,让后进生稳步向上,慢慢步入先进行列。

五、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后进生的学法指导

后进生的转化主要放在课堂教学中来解决,这些学生在老师眼里是差生,在家长眼里是不争气的孩子。学校的歧视、家庭的威压,使他们深感自卑和压抑,他们渴望改变环境,获得理解和尊重。然而受应试教育唯分论的影响,有些教师往往视之为差等生,嫌他们素质太差,难成气候,从教学上忽略他们。他们一次又一次受到伤害,希望一次次地破灭。作为教师,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对后进生进行学法指导,教他们学会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后进生要多予尊重,多施“优惠”,多付出精力,多表扬鼓励,多体谅帮助,最终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准确有利地施展才华、弘扬个性,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总之,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教师应处处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事事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研究他们、了解他们,让学生充分从事探究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时教师会发现后进生有许多优等生所没有的闪光点。这样,教师就会给后进生一种爱和信任,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

猜你喜欢
后进生人格家长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