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疑似肺结核病人发现报告与追踪情况分析

2009-11-16 02:48陈敏琪钱琦峰黎桂福王万红王开娟
上海预防医学 2009年10期
关键词:肺结核病我区疑似病例

陈敏琪 钱琦峰 黎桂福 王万红 王开娟

肺结核病人的早发现是控制结核病的关键。而做好早发现工作不仅在于病人自身的因素,更主要的是由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工作技能和职责所决定的。为了解我区疑似肺结核病人的报告与追踪情况,现将本区2006年10月—2008年10月,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的疑似肺结核病人的资料作一分析,为今后我区肺结核防治工作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本区疾控结防信息系统中的网络直报疑似肺结核病人的检查追踪情况月报表,采用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录入分析。

2 结果

2.1 疑似肺结核病人报告数

2年中我区共有二级、一级医院(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的疑似肺结核病人868例,其中2例为外区县所报不纳入本组资料,故本组病例共866例。2006年10月—2007年9月(实施第5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前)共460例, 2007年10月—2008年9月(实施项目期间)共406例。

2.2 肺结核追踪结果

2年中共追踪到位650例,到位率为75.1%,追踪到的疾病前5位是肺炎(279例)、肺结核(191例)、肺部感染(72例)、陈旧性肺结核(67例)、肺癌(8例)。项目实施期间的追踪到位率(81.0%)比项目实施前(69.8%)有明显提高(表1)。

2.3 不同人群追踪到位率

男性的追踪到位率明显高于女性。 61岁以上人群追踪到位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的追踪到位率见表2。

2.4 流动人口追踪情况

项目实施前流动人口疑似病例确诊为肺结核36例,占总疑似病例的37.5%;项目实施期间流动人口疑似病人确诊肺结核46例,占疑似病例的48.4%;返乡6例,占13.0%,比项目实施前的44.4%明显减少。

2.5 追踪不到位原因

追踪未到位主要为流动人口返乡人数较多,或病人提供的信息不真实造成医务人员填写的报告单信息不全,但项目实施期间的返乡率比实施前明显减少(表3)。

2.6 各级医院报告数

一级医院报告肺结核及疑似病例147例,追踪到位44例;二级医院报告719例,追踪到位172例。追踪未到位原因分别为返乡160例、报告单信息不全49例、查无此人7例。而由于报告单信息不全造成不能追踪的一级医院明显高于二级医院。

3 讨论

2005年1月我区开始实行结核病疫情网络直报,规定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的疑似肺结核病人应在规定的时限内网络直报,使结核病防治机构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对疑似病人作出追踪、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得到管理。这样的工作模式既充分利用了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最大限度地发现肺结核病人,又提高了病人转诊到位率,推进了结核病管理工作进程[1]。本组资料显示,2年中共报告的疑似病人数虽无明显增加,但流动人口中疑似病人确诊肺结核后返乡人数在项目实施期间比项目实施期前明显减少,这与我区近年来实施了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治疗的优惠政策有关。我区结核病防治机构利用目前正在实施第5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的契机,加强了与非结防机构的协调工作,自2007年10月起我们与民政机构合作,加大了对部分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的生活补助,并免费为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提供部分保肝药物及二线抗结核药物,对确诊的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尽量给予门诊治疗及挽留在我区治疗,从而降低了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的返乡率。资料显示,疑似病人追踪到的疾病最多的是肺炎(279例),这279例肺炎是否治愈、是否都做过肺结核的排查,我们都没有做最终的跟踪调查,这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需要加强的。资料显示,我区的疑似病例的追踪未到位率及未到位原因反映出一些问题:查无此人是有些病人因避讳疾病隐私,担心上门访视会引起邻居、亲戚、同事的歧视而故意谎报、错报姓名和地址,造成我们访视人员无法追踪;而报告单信息不全表明部分医务人员还缺乏工作责任性,致使传报卡的信息不准确、不完整。因此,我们建议加强门诊医师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要完善和提高疫情报告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并将医疗机构疑似病例报告卡的填写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敦促门诊医师做好病人的解释和宣教工作,尽量让病人提供真实的地址、姓名,以减少此因素对追踪病人到位率的影响。同时要通过加大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和追踪经费的投入,对未到位病人还要充分发挥乡村医生的作用,共同提高病人追踪到位率,提高病人发现率。要充分调动转诊、追踪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的反复追踪手段,如病人不能一次追踪到位,还要求进行第2、第3次追踪,以减少结核病人或疑似病人在转诊过程中的流失[2]。本组资料追踪未到位的病人中有160例返乡,这些返乡的病人中有一部分人可能是结核,但他们在当地是否作进一步诊断或治疗不得而知。鉴于此,我们建议尽快建立与其他省市地区间结核病防治机构的信息联系平台,利用多种追踪方式和渠道来提高病人追踪到位率[3],确保每个病人得到追踪与落实,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以全面提升我区的结核病防治工作能力。

4 参考文献

[1]龚荷英.义乌市非结防机构肺结核病人发现报告和转诊情况.上海预防医学,2009,21(1):12-13.

[2]吴方,俞丽娜,王华,等.通过加强结防机构与医院的合作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效果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07,29(1):37-40.

[3]张洁莹.合肥市2006年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追踪情况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08,30(3):181-184.

(收稿日期:2009-03-20)

猜你喜欢
肺结核病我区疑似病例
健康教育对于肺结核病防控管理的效果研究
疑似一起潜伏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案例分析
曲靖市连续多次核酸检测阴性的一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的诊疗体会
小儿新型冠状病毒确诊与疑似病例的临床分析
讲话稿
重点高校进一步扩大在我区招收农村学生的比例
肺结核合并重症疾病病人的护理
“围剿”果子狸
肺结核与遗精、经闭